重症肌无力归属中医痿证的范畴。主要表现是最轻者称眼肌型,表现眼睑下垂、斜视、复视,部分患者表现全身性肌无力,可从骨骼肌的四肢无力,发展为呼吸肌无力、吞咽肌肉无力,严重者可发展为吞咽障碍、呼吸困难、呼吸衰竭,需呼吸机支持治疗。
针对重症肌无力的主要症状—眼睑下垂、四肢痿软乏力,早在中医最早的经典《*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就指出:“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四肢不得禀水谷气,……,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所以,现代医家多认为重症肌无力与脾气虚弱、升清无力的关系密切。
补中益气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由金元时代著名的医学家李东垣创立。
处方组成:*芪1.5g,炙甘草1.5g,人参0.9g,当归身0.6克、橘皮0.6~0.9克、升麻0.6~0.9克、柴胡0.6~0.9克、白术0.9克。方中*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臣;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为佐,升麻、柴胡协同参、芪升举清阳为使。因此,补中益气汤不但有*芪、白术、人参、炙甘草培补脾胃,益气养血,更有升麻、柴胡升提下陷之脾阳,从而缓解重症肌无力最重要的症状——因为眼睑上提无力而下垂,肌无力危象时呼吸肌上提无力而感觉呼吸时提气困难,骨骼肌乏力时感觉肢体提举乏力。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补中益气汤的基本方的药物用量是很小的,但在治疗重症肌无力时*芪的剂量却是很大的,一般每天的用量达40-g。*芪为豆科植物蒙古*芪的根。春、秋季采挖。《神农本草经》:味甘,微温。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药性赋》:味甘,气温,无*。升也,阳也。其用有四:温分肉而实腠理,益元气而补三焦。《医学衷中参西录》:性温,味微甘。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即宗气,为肺叶阖辟之原动力)下陷。所以,
*芪的补虚升阳功能正合重症肌无力的核心病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
虽然脾胃为后天之本,但其功能不足还受因肝、心、肺、肾等五脏元气影响。因此,重症肌无力还要重视五脏俱损的结果。需要强调通过温补五脏元气的基础上治疗重症肌无力,恢复脾胃阳气的升提功能。元气起于下焦,“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需要大剂量药物才能抵达下焦,充盈元气。这也是现代诸多医家的临床实践中,都基本以大剂量*芪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理论基础。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反复强调要用大剂量*芪之补中益气汤才能治疗重症肌无力,而且湖南毛以林教授也提到,邓老在其疗效不明显的处方中,仅仅加大*芪的剂量就效果明显的案例。
综上,使用大剂量*芪之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症肌无力,才能切中重症肌无力的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五脏元气俱损的病机,快速起效。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