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相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会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或使一些疾病产生波动,比如,春季易发的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属中医颤病范畴,病因病机其与“肝”“风”密切相关。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属木性,因而春气通肝,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此时节,体内肝气处于极其旺盛状态,清明多风,外风引动内风,肝风内动,易诱发眩晕、头痛、震颤等疾病。
帕金森病在中医里叫“颤病”
关于帕金森病,我国古代就有相关记载。明朝孙一奎的《赤水玄珠》中记载:“颤振者,人病手足摇动,如抖擞之状,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这与帕金森病的震颤相吻合。王肯堂《证治准绳》中指出:“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夫老年阴血不足,少水不能制盛火,极为难治。”说明该病治疗较为棘手。
《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这两句经典从中医角度,高度概括了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在脏属肝,病理因素属风,肝风内动,筋脉失养是颤证最基本病机。
那么,中医药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又是如何发挥作用?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
浙江省中青年名中医、裘昌林国医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张丽萍表示,众所周知,中药和西药治疗各有长处,西药改善帕金森病运动症状更胜一筹,但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制剂可出现疗效递减或异动症等副作用,中医中药更注重整体调护,此时如中医中药介入,中西医协同可以起到增效减副的作用。而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睡眠障碍、情绪障碍、便秘、出汗等,时时刻刻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比较棘手,而中医恰恰在这一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优势。
省国医名师裘昌林教授带教中,后排左一为张丽萍
中西合璧增效降副
72岁的陈大伯有6年帕金森病史,长期服用多种西药治疗。最近两年,他的病情逐渐加重,每年到了这个时节,睡眠障碍、便秘的情况就特别严重。夜里睡觉时,陈大伯常说梦话、叫喊,还会动手打身边的老伴,家人不堪其扰,陈大伯自己也很无奈。顽固性便秘早在诊断帕金森病之前就存在了,服用西药后便秘更加明显,有时候一周都解不出大便,用开塞露也只是救急,陈大伯十分痛苦。
“从中医角度讲,帕金森病患者多数是肝肾阴虚导致津液匮乏,好比是湖里的水,水少了船就搁浅走不动,此时我们通常会用滋阴润肠通便的方法,也就是增加肠道内的水分,让水‘满’起来,船就自然划得畅快了。”张丽萍认为,帕金森病多为老年人所患,老年人或真阳亏损,温煦无权,阴邪凝结;或阴亏血燥,大肠液枯,无力行舟,多以虚证为主,结合帕金森病的肝肾阴虚特点,以阴虚便秘最为常见,治疗时以补虚为主。对于顽固性便秘,再加一味桔梗,她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桔梗归肺经,开宣肺气而通大便,实乃“提壶揭盖”,寓意巧妙。她说,这是老师裘昌林教授非常注重的细节。
裘昌林教授手写的方子
此外,她也提醒这些患者注重饮食合理,多吃粗纤维食物,并养成按时排便的好习惯。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
还有一些帕金森病患者出汗量很大,张丽萍曾经遇到一位患者,每天要换好几套内衣。这类人往往因为津液大量丢失,舌苔偏红。她表示,目前认为,多汗是帕金森病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可发于病程中任意阶段,与病程长短无关。因为治疗方法有限,使得患者深受其苦。
中医用敛汗的方法解决这一症状。张丽萍认为,帕金森病合并汗证的辨证仍强调抓住主要矛盾,颤证总体病机是肝肾不足,其中以阴虚为主,而“津血同源”“汗血同源”,颤证患者其本是阴虚,合并汗证不足为奇,同时两者互为影响,因此有效治疗汗证,保存津液对于颤证非常重要。治疗时,予以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适当加用麻*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瘪桃干、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
神经内科简介
医院神经内科,年独立建科,年和年分别增设钱塘院区和西溪院区病房,三院区总床位张,有着出色、优质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能力。年联合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神经药理学与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医学研究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学科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点、硕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已初具国内有影响、极具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基地。
学科共有在编人员32名,现有浙江国医名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名(裘昌林教授),全国神经内科专家学术影响力强专家1名,第五批全国中医优才1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7名、正高职称7名、副高职称8名。在国家级及省级学术团体中担任主委,副主委、常委、委员以上职务10多人次。
学科设神经特检中心、神经康复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脑病研究室,并配有一流的现代化医疗设备:脑电监护仪、神经电生理仪、头颅多普勒、动态脑电图、高压氧治疗舱及各类康复医疗器械等。
在学科陈眉教授、候群教授等老一批学科带头人和现任学科主任郑国庆教授等带领下,神经内科先后被评为国家中管局“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脑病重点建设学科,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全国脑病协作组成员单位、国家药监局临床药理基地、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中心、中国抗癫痫协会癫痫中心、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中西医结合癫痫诊治循证指南”负责人单位等。
学科不断拓展中医特色疗法,在中风及其后遗症、痿病(重症肌无力)、癫痫和头痛等的治疗方面中医药优势凸显,有*中药马钱子干预卒中后软瘫及卒中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突出,专科独特制和疗法马钱子剂胶囊、蛭*合剂、督脉灸等,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症肌无力方面,在激素冲击、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或胸腺瘤手术前后,中医中药贯穿疾病的始终,达到中西医优势互补、减*增效目的,形成系统化的中西医结合防治重症肌无力方案;癫痫以中医药芳香开窍为主切入,独具中医原创理论思维,疗效突出。目前在帕金森病、中风病、癫痫、重症肌无力等重大或疑难神经疾病及中医脑病的国际化工作处于国内或国际领先地位。
永远跟*走图文:神经内科
编辑:祁骥
责编:思佳
审核:陈辞
终审:高俊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