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名医田维柱《化瘀利咽汤》
*参15g,*芪20g,升麻10g,柴胡10g,当归15g,生地20g,赤芍15g,桃仁15g,红花15g,玄参10g,枳壳5g,桔梗15g,甘草10g。
补气活血,利咽通窍。咽肌麻痹,属气虚或气血瘀滞结于咽部者。症见咽下困难,喝水呛,舌质淡红,苔薄,脉沉无力。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方中*参、*芪、升麻补气升阳;柴胡、枳壳疏肝理气,升清降浊;玄参开瘀散结;当归、生地、赤芍、桃仁、红花补血活血,祛瘀散结;桔梗宣肺祛痰利咽,引药直达病所。诸药合用,共奏补气活血,利咽通窍之功。气虚甚者,*参改人参15g;痰盛者,加陈皮15g,半夏15g;气郁者,加香附10g,乌药10g。本方专治气虚或气血瘀滞结于咽部而致的吞咽困难,重症肌无力(咽肌型)或中风所致球麻痹,均可应用此方。张某某,女,16岁,年4月20日就诊。主诉:吞咽困难2月余。患儿平素性情急燥,经常因与家长生气,不吃早餐就上学。2月前感觉咽部不适,进而出现吞咽困难,逐渐加重,在中国医大一院、陆*总院、医院、医院均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咽肌麻痹。服用新斯的明有效,但剂量需不断增加,近日服新斯的明几乎无效,医院住院治疗,下鼻饲管进食,由于进食质量不够,营养不良,病人极度消瘦,痰浊阻塞气道,呼吸停止7次,经及时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而得救,但仍无法进食而来诊。查:患儿神清,毛发枯*,两眼内陷,颧骨高突,蜷卧于床,身体极度消瘦,骨瘦如柴,身高1.62m,体重仅21kg,顺着皮肤可见骨骼外形,全身无肉,盆腔如盆,不能站立,口角流涎,用6条毛巾不断擦拭,肌肤甲错,胸部皮肤遍布瘀斑,月余未大便,小便*少,舌质黯淡,少苔,脉沉涩无力。此属患儿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日久气滞血瘀,阻于咽部而致。治以舒肝理气,活血化瘀。选用化瘀利咽汤加减:当归9g,生地9g,赤芍9g,柴胡9g,桃仁9g,红花9g,甘草10g,川芎9g,桔梗20g,水煎服。服药3剂后,口腔流涎明显减少,舌脉未变。处方:当归12g,生地12g,赤芍12g,柴胡12g,桃仁12g,红花12g,甘草15g,川芎12g,桔梗20g,水煎服。连服6剂后,可以饮水,但水到咽部时发出“咕咕”的声音,口腔流涎明显减少。处方:人参15g,当归15g,生地20g,赤芍15g,柴胡12g,桃仁15g,红花15g,川芎15g,桔梗25g,甘草15g,水煎服。连续服3剂后,患儿可以进半流食及罐头中的水果块。又服3剂后,患儿可正常进食,拔掉鼻饲管,患儿进食量极大。为防止过量伤胃,由家人控制,定时定量。但患儿竟偷吃、抢吃,食物总吃不饱,可以下床活动,舌质淡红,苔薄,脉沉无力。更方为:人参15g,白术15g,茯苓15g,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生地20g,桔梗25g,桃仁15g,红花15g,甘草15g,水煎服。连服20剂停药,病人进食正常,体重增至34kg,生活自理,可正常活动。随访:病愈后病人没再出现吞咽障碍症状,现已结婚生子,生活正常。田维柱,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国家名老中医、彭氏眼针继承人、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特种针法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辽宁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一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于中医内科和针灸,对眼针治疗更有专长,特别是对中风、疼痛、眩晕、不寐、郁证、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有较深研究。著有《中华眼针》等3部专著;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有4篇在国外杂志发表;已完成科研课题3项,分别荣获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辽宁省科技创新三等奖。祖国中医药学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涌现出众多灿若明星的中医学药学家,正是他们在悬壶济世、耕耘杏林的过程中,在一方一药的基础上,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今天完整的中医药学体系,对中华民族的繁荣和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惊绝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