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不论是工作应酬,还是亲朋好友的相聚,都离不开酒来助兴,甚至有些人已经养成习惯了,每天都得嘬上一口酒。
甚至有些人还觉得喝酒有助养生,能活血;睡前喝点能安眠;葡萄酒能美容养颜……
但近期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表了一项关于饮酒与癌症的重磅研究,打破了这些“认知”。
即使少量饮酒
也会增加癌症风险
研究结果表明:年,全球约有74万例新发癌症病例可归因于饮酒,中国约占28万例。其中,食管癌、肝癌和乳腺癌是饮酒造成的发病例数最高的三类癌症。
此外,这项研究更具体地体现了“少量喝酒也能致癌”:
大量饮酒(60克/天,每天饮用超过6杯酒精饮料)——导致了34.64万例新发癌症病例。
有风险的饮酒(每天20-60克,每天饮用2-6杯酒精饮料)——导致了29.18万例新发癌症病例。
适量饮酒(20克/天,相当于每天最多饮用2杯酒精饮料)——导致了全球超过10万例的癌症新发病例。
即使每天饮酒量小于10克,也造成了4.13万例癌症的发生。
一口酒精,增加四大致癌风险
1、代谢产物中含有“一级致癌物”酒精本身虽然不是一种致癌物质,但是酒精代谢产物中的乙醛却是一级致癌物,它可以直接与DNA结合,导致DNA突变,甚至导致染色体变异。
需要注意的是,饮酒伤害是可以累积的,也就是说随着饮酒时间及量的增加,DNA的损害会逐渐累积,到达一定数量后才可能导致癌变。
2、产生过多的氧自由基,可引起基因癌变酒精也能够刺激细胞,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不仅会加速衰老,刺激炎症的发生,还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出现组蛋白的甲基化与乙酰化,引发人体的癌症反应。
3、扰乱内分泌系统
酒精尤其是一次性摄入过多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循环和血液的正常功能,还会刺激内分泌的器官,出现激素水平失调的症状。而激素和其它细胞生长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长期失衡,不仅会增加疾病风险,还会刺激肿瘤发生。
4、联合其它致癌物质,增加癌症风险酒精可以作为其他致癌物质(如烟草中的化学物质)的溶剂,从而间接促进癌症发展。
躲不开喝酒时,4招减轻伤害
1、会选择近年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在几种经常饮用的酒类中,对肝脏损伤较小的首选为红葡萄酒,*酒次之,啤酒也还可以,白酒则是对肝损害最为严重的酒类。
2、不要混着喝一方面是指不能混搭喝酒——多种酒混合着喝,对肝脏、肠胃和肾脏等器官的刺激和危害更大。经常混合饮酒的人,患肝癌的几率比饮温和的酒或不饮酒的人可高出5倍。
另一方面是指不能把酒和饮料混着喝——兑饮料后并不会降低酒精含量,反而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摄入更多酒精;而且从理论上讲,含气泡的饮料会让糖分增加,刺激胃和肠的蠕动,从而加快人体对酒精的吸收,危害更大,也更易醉酒。
3、吃点东西垫底喝酒前吃一些苹果或者全麦面包,一来能减少对胃壁的刺激,使酒精和食物混合在一起,降低它的浓度,延缓酒精的吸收;
二来可以摄入酒精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苹果是一种富含果胶的果蔬,全麦面包则富含淀粉和B族维生素,都能帮助代谢酒精)。
4、喝酒的同时大量喝水我们可以在喝酒间隙多喝温白开,帮助加速酒精从尿液排出,减少肝脏的负担。
中国人喝酒更易致癌《柳叶刀》所刊载的研究发现,约有1/3的中国人在酒精代谢上存在基因缺陷,因此酒精耐受力也更差。也就是说更易致癌。
我们先来看一下酒精的代谢过程:
①酒精即,首先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分解为;
②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没有*性的。
根据研究结论,国人体内乙醇脱氢酶的活性较高,因此能很快完成第一步代谢,留下大量乙醛。然而,大约有1/3中国人有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也就是在第二步代谢时,无法正常降解乙醛,因而会使大量乙醛滞留在体内。
乙醛会使血管舒张,“喝酒脸红”就是这么来的,同时饮酒者还会觉得有恶心、行动过速等神经系统症状。另外,它还能直接结合DNA,导致DNA突变,甚至导致染色体变异,也可以导致体内细胞死亡,诱发慢性炎症和细胞复制,增加癌变概率。
所以说,酒还是能不喝就不喝,尤其是对于喝酒脸红的人而言,危险系数更高,不碰较好。
除了饮酒致癌外
三甲再给大家分享一些防癌小细节
从细节着手,坚持做到,不抱侥幸心理,少一个危险因素,就少一份风险,要有风险意识!切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很多癌症的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有或多或少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比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和久坐、不良饮食习惯、熬夜、焦虑等。如果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一定程度降低癌症的发病风险。
1.必须彻底戒烟。这真是老生常谈,你听烦了,我也谈厌了。吸烟是对健康危害最大的不良生活方式,必须坚决戒除。不吸烟的人要劝阻周围吸烟的人,拒绝二手烟的伤害。
2远离焦虑。学会减压放松,不要长期处在焦虑和精神高压之中。
3.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身体质量指数(BMI)的计算方法是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即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BMI在18.5-24.9属正常健康,低于18.5为低体重,25-29.9为超重,大于和等于30为严重超重或肥胖。建议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的低值。
4.坚持运动,避免久坐。久坐缺乏运动,带来超重肥胖问题,增加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发生风险。建议每工作1-2小时,起来活动15分钟。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以上运动,每周至少分钟运动。
5.保证必要的睡眠时间,作息要规律,避免熬夜。晚睡熬夜短期内看不出伤害,时间一久,问题就来了。建议成年人每天要保证6-8小时的睡眠,关键是不要熬夜。另外,睡眠不要开灯。
6.要均衡饮食,不偏食。五谷杂粮、肉类蔬菜水果都要食用,要避免和减少吃垃圾食品,包括街头油炸类食品。
7.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品种、颜色都要多样化,每天最好五种以上不同的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吃得少,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增加肠癌风险。多吃蔬菜少吃肉,粗茶淡饭保健康。
8.肉类摄取要适量。以鱼肉等白肉为主,少吃猪、牛、羊肉等红肉。避免或尽量少食用加工肉品如香肠、火腿培根、咸肉、腊肉等。
9.饮食规律。杜绝不吃早餐、暴饮暴食。饮食不过量,不吃得过饱。
10.不要以饮料代替喝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白开水最理想。
11.不要吃得太咸。限制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吃或少吃腌制食品。
12.避免饮食、饮水过热过烫。过热的食物或饮料或茶水,不要急着喝。
13.尽量分餐。不要共用碗筷、毛巾等餐饮和生活用品,以减少或避免幽门螺杆菌等的感染。
14.避免过劳。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15.定时排便。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不要憋小便。
16.避免多个性伴侣。勿滥性,尽量减少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等不安全性行为,尽可能使用安全套,以避免人乳头状病*的传播。
17.减少或避免职业性致癌环境的暴露。采取必要的职业暴露保护。
18.避免日光照射过度。晒太阳要适度,过犹不及。
19.接种疫苗。防控乙肝、丙肝感染,接种乙肝疫苗;防控人乳头状瘤病*(HPV)感染,适龄人群接种HPV疫苗;及时规范处理癌前状态(癌前疾病,癌前病变)等。
癌症早期的15种症状和体征,
很多人都忽视了
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盘水肿视力减退,是脑瘤颅内压增高“三联征”。
久治不愈的口腔溃疡,要特别警惕口腔癌。
回吸性涕血。
阵发性刺激性干咳、血痰。
重症肌无力。
进行性吞咽困难。
进行性加重的上腹部疼痛、呕吐、呕血或黑便。
肠刺激症状和排便习惯改变(便频、腹泻或便秘,有时便秘与腹泻交替、里急后重常有便意、肛门坠胀感)、便血。
腰背酸痛、腹痛、*疸、消瘦。
右上腹痛,右上腹包块、*疸。
乳房无痛性并进行性生长的包块、乳头改变、腋下肿大淋巴结。
接触性阴道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尤其是绝经后。
腹胀、下腹部包块、腹水。
血尿、腰痛、腹部肿块:肾癌“三联征”。
无痛性肉眼血尿。
尿频尿急、排尿不尽、不断、费力等。
睾丸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
无痛性淋巴结增大、酒精痛(饮酒后局部发生疼痛)、盗汗、发热、体重下降、皮肤瘙痒。
不明原因骨痛、无外伤病理性骨折。
色素痣发生异常变化。
以上列举的是一些常见癌症的典型症状表现。但要注意的是,症状表现只是参考,医院进一步检查,而不是仅仅根据症状表现就认为是得了某种癌症,那是不可靠的,会增加不必要的烦恼和焦虑。不过,如果出现以上这些较为典型的表现,还不重视,则可能错失诊治时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