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
童
春季,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最是孩子们快乐的时光。
天气渐暖,但气温变化也大,今天穿棉袄,隔天也许就有人穿单衣了。这种天气孩子们容易出现发热,因为春季细菌病*易滋长,孩子免疫系统还未发育完善,容易受到外来病原菌的侵犯。
孩
童
一、体温高到多少算发热?
参考《诊断学》,正常体温:腋下:36℃-37℃,口腔36.3℃-37.2℃,直肠36.6℃-37.8℃。
临床上常测额温及耳温。
一般参考口腔温度标准,可将发热分为:
低热:37.3℃-38℃;
中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正常情况下,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机体产热或散热调控体温。当受到外来病原菌的侵袭,或体内致热原释放增加,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心跳加快、骨骼肌收缩等,使产热增加,末端血管收缩,汗毛孔关闭等,散热减少,体温上升。
二、发热需要马上吃退热药吗?
当身体受到致热源侵犯时,出现发热,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父母家人的一种警醒,可能需带孩子就医寻找病因及治疗了。此时马上吃退热药,体温暂时性下降,不等于疾病的好转,盲目地吃退热药或者打退热针反而会掩盖了真正的病症。此外,一定程度的发热,有利于机体歼灭入侵的病原菌。
当体温低于38.5℃时,不一定需要用退热药,亦可以选用额头冷敷、给小孩洗温水澡等物理降温方法,适当饮温水,促进排尿,有利于热量散发;体温大于39℃时,宝宝易出现明显不适,此时可以给予退热药。如果宝宝有高热惊厥史,退热可以适当积极一些。
宝宝常用退热药有美林、百服咛等,按医嘱使用,一般两次间隔以4~6小时为宜,不能使用过频,以免药物在体内蓄积而产生副作用。
三、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哪些?
感染性原因:包括细菌、病*、支原体、结核和真菌感染等。感染性发热中以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大部分呼吸道感染是病*感染引起的,而抗生素对病*感染无效,建议家长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单凭发热时间长短不能预测细菌感染的发生风险,这时候检验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有助于鉴别。有时发热是某些疾病的早期表现,例如脑炎:孩子有嗜睡、呕吐等表现;肺炎:有咳嗽、气急等;心肌炎:伴有面色苍白、腹痛、乏力等,如有以上表现,提示疾病并不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发炎,应及早就诊。
非感染性原因:内分泌与代谢原因,如甲亢;体温中枢调节紊乱,如暑热症;结缔组织病,如风湿热、川崎病。值得一提的是川崎病,川崎病除了发热,往往伴结膜充血、手指硬肿、皮疹等,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部分川崎病患儿有冠状动脉受累,引起冠脉扩张、动脉瘤等,若宝宝有以上表现,应及时就诊。
四、如何做好照护?
俗话说,三分医疗,七分护理。孩子发热,除了及时带孩子看医生,遵医嘱检查及服药,家长对孩子的照护也非常重要。
1.饮食
有些父母心疼孩子发热消耗能量,便为宝宝提供大量营养品,殊不知,发热期间,胃肠道蠕动减慢,食欲减退,勉强喂食较多高蛋白食品,可能会引起呕吐、腹泻等。宝宝发热,水分丢失相对较多,应适当补充,饮食建议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米粥、汤面条。
2.穿衣
高热时应松解衣服,有助于散热。当降到一定程度时,如体温小于37.5℃-38℃时,可适当穿回衣物,以免着凉。
3.居家环境及出行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室温维持在25℃-27℃为宜;增加室内湿度,可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尽量减少家中客人拜访。出行少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少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停留,减少交叉感染。
孩
童
温馨提示:
最近新型冠状病*肺炎感染疫情有所缓和,虽不必过于紧张,仍需做好防范,最新版本指南中有关流行病学史仍值得参考:
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3.发病前14天内与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聚集性发病(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如有上述流行病学史的孩子出现发热,建议及时至医院就诊。最近境外发病率增高,发病前14天内有境外旅行史或居住史,或接触境外归国人员中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应等同上述对待。
宝宝发热,全家人着急,此时需年轻的爸爸妈妈掌握一定的科普知识,科学地对待和处理,必要时及时看医生。
孩子的笑脸,是最美人间四月天,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绽放笑容,茁壮成长。
供稿丨儿科
专家介绍
卢燕鸣
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医院儿科主任,儿科教研室主任,南院儿科主任,医院儿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专长:擅长儿童过敏性疾病(过敏性哮喘、鼻炎、温疹等)及慢性反复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社会兼职:现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免疫组委员等。其他:年作为访问学者医院(NUH)儿科及小儿变态反应免疫科学习和工作。专家介绍
肖建*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医院儿科执行副主任(主持工作)学术专长:从事儿科临床与教学二十余年,对儿科常见病包括肺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小儿肠炎及儿内科疑难病症等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擅长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如小儿惊厥,癫痫,抽动障碍,睡眠障碍,多动症,重症肌无力,面瘫,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诊治社会兼职:浙江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过敏原诊断与免疫治疗学组委员专家介绍
朱廷富
主任医师,民盟盟员,医院儿科工作,先后担任儿科教学副主任、质控办兼院感科副主任,儿科门急诊副主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院儿科执行副主任
学术专长:从事儿科工作20年,擅长儿童呼吸哮喘,消化,儿童危重,新生儿,疑难等疾病,尤其擅长儿童生长发育
社会兼职:浙江省*理学会纳米*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宁波市医学会内分必遗传代谢委员会委员,余姚市营养学会委员
其他:曾经获优秀医生,优秀带教老师,余姚东江社区最美网络人等荣誉。于年,年,年三次医院专科进修学习小儿内分泌,儿童重症,新生儿
儿科医生介绍
赵琪,主治医师,中共*员,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曾先后于浙江大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内科进修学习学术专长:长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方向:呼吸、消化等专科常见病的诊治卢凌亚,主治医师,医院儿科及新生儿科工作经历。多年从医始终坚持“知病之源,疗病之人”,不断学习国内外最新知识进展,为更好的服务病人学术专长:熟悉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工作,多次参与危重病人抢救。擅长儿科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等疾病有丰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高敬,医学硕士,在儿科医疗工作中认真负责,勤于钻研业务,掌握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疗技术其他:发表核心期刊一篇,积极参与科研工作陈爱娜,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曾医院规范化培训三年,并获得优秀学员称号学术专长:长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一定的经验,擅长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林佳辉,医学硕士在读,医院规范化培训3年学术专长:长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长期致力于临床及学术研究。目前研究方向新生儿及儿童遗传代谢疾病。龚松迪,医学硕士研究生在读,医院规范化培训3年学术专长:长期致力于儿科感染性疾病领域的研究,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如小儿肺炎、腹泻等其他:先后于第一作者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预防医学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韩美园,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儿科医学硕士,在儿科医疗工作中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医院规范化培训3年学术专长:长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长期致力于临床及学术研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