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方
内分泌胃三焦小肠脾肾
李志道编著《常见病耳穴治疗图解》
调整胃肠功能清利实热。
耳穴埋藏揿针或王不留行籽,胶布固定,每日在感觉饥饿时或饭前按压,每次按压3分钟左右,中强度刺激,3天更换对侧耳穴,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形体肥胖,消谷善饥,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等。
脾胃乃升降之枢,与消化功能、能量、水盐和物质代谢密切相关。单纯性肥胖患者中,胃肠实热型最为常见。其病机主要是素体阳盛体质,又加之饮食不节,贪食过多的肥甘厚味,实热积于胃肠,胃肠功能失调。故耳部穴位内分泌,胃,三焦,小肠,脾,肾调节肠胃的功能,消除肥胖。
1、多食易饥者,加饥点。、嗜睡者,加额。3、饮水多者,加渴点、肺。4、便秘者,加大肠。5、动则气急汗出者,加肺。
小儿遗尿方
关元气海三阴交合谷
杨依方编著《杨永璇针灸医案医话》
补肺脾,益肾气。
补法。采取徐捻入针的方法,针关元穴应用烧山火手法,行少阳之数,针感须达阴部,针三阴交穴针感须至膝关节以上,留针分钟,出针前再行提插捻旋1次。如遗尿次数较多,或尿频属于肺气郁遏的,合谷穴可用泻法,采取双手运针法加强刺激。
小儿遗尿。
遗尿症主要由于下元虚冷,不能固摄所致。与足三阴经、任脉等关系密切。关元是足三阴任脉之会,肝、肾及任脉的经脉皆络阴器,取本穴可以调和足三阴和任脉的经气,使遗尿自止。三阴交是足太阴、少阴、厥阴之会,取本穴正如汪省之所说"三阴交一穴可尽";又本穴系脾经要穴,脾主土,遗尿如因脾气不能散精,土虚不能制水的,取此穴有扶脾实土制水之功。气海穴功用略近关元,顾名思义,气海是人身生气之海,又为任脉脉气所发,本穴可以温阳调元,补益真气,使"阳元在下者温暖",而溺自止。合谷是手阳明的原穴,大肠与肺相表里,故内经谓合谷可"候胸中之气",本病取此以调肺气,气和则水自化,治节有常,水道通调,遗尿就能轻痊,故亦为治遗尿的要穴。
本方是治疗小儿遗尿症的基本处方,尤以关元、三阴交为重点穴位。故临证时首取关元、三阴交针之,往往即可奏效,若配合气海、合谷效果则更佳。针刺时间掌握:每隔一天针刺一次。对经连续治疗1周以上遗尿停止者,治疗次数可延长至每周1次;经3周治疗后,停针观察。若病已轻痊,偶尔一遗者,每4-5天治疗1次,如经-3星期未遗尿者,则予停针观察。
乳腺增生方
屋翳膻中肩井天宗肝俞合谷
郭诚杰陕西中医学院郭诚杰《针灸临证指南》胡熙明.人民卫生出版社,
屋翳呈15度角向外平刺1.5寸,膻中向下平刺1.5寸,从后向前平刺肩井1.5寸,向外下45度角刺天宗1寸,余穴按常规手法针刺。留针15-30分钟,5-10分钟行针1次。
疏肝解郁,活络除癖。
乳腺小叶增生、乳房纤维腺瘤。
屋翳,足阳明胃经,近取通乳络。肝俞、膻中,疏肝解郁,调气。肩井、天宗、合谷调气,通络,散结,除滞。
处方穴位加减,肝火炽盛去加太冲;肝肾阴虚加太溪;气血两虚加足三里;月经不调加三阴交。
戒烟方
交感神门口肺
李志道编著《常见病耳穴治疗图解》
调和气血,通络解*。
耳穴埋藏揿针或王不留行籽,胶布固定,每日按压3次,每次按压3分钟左右,中强度刺激,3天更换对侧耳穴,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烟瘾癖发作。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虽分脏腑、九窍、四肢、百骸等,但它们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每一局部又是一个小整体,耳亦如此,不仅是一个听觉器官,而且和经络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理、病理方面息息相关。故耳部穴位交感、神门、口、肺,可宣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功能,消除瘾癖之功。
1、气喘、咳嗽、心悸、气短者,加大肠、心。、头昏、耳鸣、遗精、月经紊乱者,加肝、肾。3、胃痛、腹胀纳差者,加脾、胃。
眼肌麻痹针方
单眼上睑提肌麻痹,主穴鱼腰辅穴阳白太阳合谷外直肌麻痹,主穴瞳子髎辅穴风池太阳光明动眼神经麻痹阳白鱼腰瞳子髎四白合谷光明臂臑眶上裂综合征取穴同动眼神经麻痹眼肌重症无力取穴同上睑提肌麻痹
王立早编著《中国针灸处方大成》
疏经活络。
光明向对侧刺1-1.5寸,合谷直刺1寸,臂臑向上呈45度角刺0.8-1寸,三穴均施捻转提插法。瞳子髎透鱼腰。自瞳子髎沿皮呈15度刺向鱼腰;针阳白时,由阳白横刺向鱼腰(透针)。风池针尖向右眼方向进针,右风池针尖向左眼方向进针,捻转手法。患者均取卧位,针刺捻转得气后留针10-15分钟,中途要行针1次。眼部诸穴用轻刺激,远道穴刺激稍强。每日或间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如一疗程即愈,可再加针一次,以巩固疗效。
眼肌麻痹,动眼神经麻痹,眼重症肌无力,及外伤性眼肌麻痹等。
本方以局部取穴为主,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瞳子髎为手太阳经、足少阳经交会穴;阳白为足少阳经、足太阳经、阳维脉交会穴;四白属足阳明胃经穴;鱼腰、太阳为经外奇穴;风池为足少阳经、阳维交会穴。以上六穴是局部取穴与邻近取穴,以疏调眼部经气。合谷为手阳明之原穴,四总穴之一,"面口合谷收";光明为足少阳胆经络穴,臂臑为手阳明络之会,上三穴为远道取穴,以疏调手足阳明经气。
本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眼肌麻痹,临床体会唯先天性者效果不理想,外伤性治愈较难。
鼻衄方
天府(双)孔最(双)
师怀堂山西省针灸研究所
宣肺泻热,止鼻衄。
均用毫针直刺,双侧同取,行提插捻转泻法,以局部痠胀或针感向下走窜为度。
鼻衄。
鼻衄多为风热袭肺,或肺热壅滞,循经上扰所致,俗称"上火"。天府为手太阴肺经穴,位于上臂,简易取穴可"以鼻点穴",是治疗鼻衄的经验有效穴。孔最为手太阴肺经之郄穴,阴经郄穴主治血证,肺开窍于鼻,故孔最尤善治疗鼻衄。
本方操作简便,对常见之肺热所致者行之有效。多数情况立竿见影,且一次即可收功。对于热甚者,可酌加:少商、商阳点刺放血。
小儿疝气灸疗方
三阴交(对侧)、归来(同侧)
陆垚垚编著《陆瘦燕朱汝功针灸学术经验选》
温补元气,调节气机。
以上穴,每次灸治1穴,每次施艾炷灸57壮,艾炷如麦粒大,隔3天再另灸1穴。
小儿疝气。
盖三阴交者,足三阴经交会之穴,统三经之经气,灸治此穴可以温补足三阴的元气,针治此穴可以疏泄三经的壅滞。归来属阳明胃经,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主润宗筋,与冲脉会于气街,故气街(冲)穴乃系胃气出入之街,有渗灌督带,濡润前阴诸筋的功效,治疗偏坠本应取用此穴,但此穴不宜多灸,恐引动冲脉之气,厥逆上行,使人喘息,所以取归来代之,引胃气灌济前阴,故能克奏厥效。至若施用针法,当仍取用气冲为宜。
首取三阴交施治。因肝脉绕行阴器左右交贯,因此临床上左坠则治右,右坠则治左,作用可以直达阴部。临床若施针法,则再配同侧气冲;若用灸疗则再配同侧归来。一般次灸毕即能痊愈。若病程较长,1次灸后不愈者,休息星期再灸第二疗程,直至收到疗效为止。
消炎复聪方
听会翳风丘墟足三里
肖少卿.抗炎抗感染的针灸处分简介.针灸学报,,3(1)
清泄肝胆湿热,通利耳窍。
泻法,足三里补法。
中耳炎。
本方具有消炎解*抗感染恢复听力的作用。听会、丘墟为足少阳胆经之穴,其经循耳,具有清泄肝胆之热,通利耳窍之功。翳风属足少阳三焦经,又为手足少阳之会,能加强清泻胆火,通耳窍之效。足三里具有强壮机体作用。
实证者加耳门、风池、外关;虚证者加太溪;发热者,加合谷、曲池;耳鸣者,加中渚。
点击图片查看
*才发明!这双暴雨蹦迪都不湿的空调鞋,舒服得能上天!轻盈到要“起飞”,不到百元却穿出千元舒适感,真的爽爆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