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康复是指在患者入院的24小时后开始进行早期康复干预,与临床救治同步。
急性期康复是国家卒中中心治疗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脑卒中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的患者,在抗凝的同时第一时间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促进患者认知,言语,吞咽,肢体功能康复,同时预防深静脉血栓,卒中相关性肺炎等常见并发症,帮助机械通气患者早日脱机。
随着ERAS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兴起,大医二院钻石湾院区康复医学科早在年就在星海院区开展了急性期康复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随着康复技术理念的提升,呼吸及重症康复的发展,康复医学科姜永梅主任高瞻远瞩,紧随技术革新的步伐,于年安排优秀的康复医师及治疗师高洋、仇新惠常驻总院星海院区,开展各个科室的系统急性期康复工作。
万事开头难,康复医学科医生们一边耐心的对患者及家属宣教,一边用实际行动,用早期床旁的康复干预取得的良好效果改变了既往的传统观念,逐渐赢得了患者及临床科室的高度认可。从最早开展床旁康复的神经内、外科,到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心外科,胸外科,NICU,中心ICU,急诊ICU,还有其他如心内,呼吸,综合介入,肿瘤等全院的各科科室。
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重症康复治疗主要包含运动康复管理、呼吸康复管理、重症患者早期吞咽康复治疗、重症昏迷促醒技术、神经源膀胱的早期康复治疗、心胸外科围手术期康复等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下运动康复管理、呼吸康复管理。
一、运动康复管理—改善肢体功能,防治ICU获得性无力,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1、重症患者完全卧床情况下会出现获得性肌无力、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挛缩,骨质疏松。上述情况一直是困扰重症科室,临床药物治疗无法改善,早期的康复治疗是防治上述情况发生最好的干预手段,早期康复是基于中枢系统损伤后具有功能重塑性,通过输入正常的运动模式,促进患者达到最大的功能恢复。
2、重症患者运动功能评估包括肌张力评定、徒手肌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协调和平衡等。对于昏迷或不能主动配合的患者,早期运动参考方案包括:良肢位摆放,床上被动体位转换,关节肌肉被动牵伸,被动四肢及躯干关节活动度维持,床上被动坐位,不同角度体位适应性训练;对于反应良好或可以主动配合的患者,给予肌肉主动活动诱发训练、易化技术;关节活动ROM训练(除了上肢的肩、肘、腕、指和下肢的髋、膝、踝外,对于颈部和躯干的关节活动度训练也需要引起重视),床上转移、床上被动或主动坐位适应性训练,床椅转移训练。进一步如自觉疲劳程度BORG评分为11-13分可安排ADL相关练习、运动控制及平衡能力训练、站立步行训练。
肢体运动康复
昏迷患者肢体被动训练,肌肉等长训练,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体位适应性训练,站位平衡训练
二、呼吸康复管理—防治重症肺炎,帮助机械通气患者早日脱机
长期镇静和制动可致咳痰能力、肺活量、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及最大呼吸能力下降,从而出现重症肺炎和呼吸机相关肺炎,严重影响着患者预后。呼吸功能康复是运用一系列手法打开萎陷的肺泡,促进塌陷的肺组织恢复扩张,通过肺的扩张促使分泌物的顺利排出,清除痰液,保持肺泡换气,改善通气/血流灌注,改善患者的通气与换气功能,加之通过早期的肢体功能训练,转移及步行训练,最大限度增加心肺功能,从而促进患者恢复整体的健康。
呼吸功能训练,肋间肌,膈肌训练
咳嗽训练胸部叩拍,震动训练
呼吸控制训练用力呼吸技术
膈神经电刺激:可以被动激活膈肌,恢复膈肌生理功能,尤其适合重症昏迷无法主动配合的患者
典型脱机病例:(左右滑动查看)
呼吸康复治疗前初始呼吸机A/C模式及参数
给予胸肺物理疗法
手法治疗后产生自主呼吸
给予胸肺物理疗法后,患者呼吸功能明显改善
呼吸机模式调整为CPAP模式,最后成功脱机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