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眼科教育论坛Wetlab/Drylab线上讲堂(先导课)中,医院李俊红教授带来了演讲《斜视手术面面观》,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李俊红教授医院主任医师、眼科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委委员兼医务科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三晋英才"高端领*人才;“山西名医”,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全国常委、世界小儿眼科与斜视学会(WSPOS)委员;山西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本次演讲分为常规斜视手术技术、调整缝线手术操作、肌腱转位术、肌肉联扎术4部分。
常规斜视手术技术斜视手术常用的器械有St.Martins镊、Moody带锁镊、Westcott剪、(带锁)持针器、斜视钩,手术首先需要在结膜做切口。
1结膜切口结膜切口有4种选择:角巩膜缘结膜切口、穹隆结膜切口、跨肌肉结膜切口和穹隆联合跨肌肉结膜切口。
角膜缘结膜切口是以前采用最多的一种,在2mm的位置做T型切口,优点是容易看到肌肉,缺点是做完手术后反应比较重。
自从开始显微斜视手术,穹隆结膜切口成为常用的方式,切口位置在两条肌肉之间白色的血管比较少的区域,为了减少出血,术前会点缩血管的药物。
除了以上两种切口外还有跨肌肉结膜切口和穹隆联合跨肌肉结膜切口,比如要做3条肌肉一个切口:下斜肌、下直肌和外直肌,这时就要用穹隆联合跨肌肉结膜切口。
2勾取、分离肌肉做完切口的下一步是勾取肌肉,此时注意需要紧贴巩膜勾取肌肉。
肌肉暴露出来后的下一步是分离肌肉,有如下两种方式:
3肌肉缝合肌肉缝合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简单的是三针法:
4巩膜缝合巩膜缝合时要注意尖端要朝上或者是平的。肌肉后徙术有很多种缝法,需要注意的是进针位置要与肌肉附着点宽度一致,否则会出现中央肌肉下垂。
肌肉缩短术最简单的方法是四针法。
调整缝线手术操作调整缝线适用于以下情况:
·不合作的儿童术前检查不准确
·自己的手术经验表在一些病人身上不适合
·视近、视远斜视度相差大
·限制性斜视——Graves、巩膜环扎、眶壁骨折
·非共同性斜视——Duanes、Moebius、重症肌无力、麻痹性斜视
·外伤或以前手术瘢痕、肌肉滑脱
·同时有垂直、旋转、水平斜视
·增加手术信心
调整缝线的方法有2种:蝴蝶结法和调整环法。
成人或局麻手术时术中常用蝴蝶结法,蝴蝶结法的缺点是术后调整量不好控制。调整环法术后无任何不适,如果术后眼位正位则无需调整,特别适用于全麻儿童。
儿童调整缝线需要给予足够的耐心,通过玩具吸引注意力或借助家长帮助,捕捉眼位情况,再进行麻醉调整。
肌腱转位术在对麻痹肌加强的时候有一种手术叫肌腱转位术。
根据斜视手术的原则,水平肌不够的时候就要做临近的垂直肌的辅助,把上下直肌转位到外直肌。那么有2种方法,一个是外直肌的转位,一个是全肌腱的转位,不管是哪一种,都需要注意两点:1、分离的肌肉一定要够长,最起码在附着点后10mm的位置,这样才有足够的长度进行转位;2、转过来后,肌肉是有一定宽度的,关于附着点位置的缝合,下图右上方的方法优于右下方。
肌肉联扎术有些情况下医生想多条肌肉同时做,但是斜视手术原则只能两条肌肉做,否则会有并发症,针对这个情况,有人想出了肌肉联扎术,不剪断肌肉,而是把肌肉绑在一起,这样可以加强肌肉的作用。
最典型的例子是高度近视性内下斜视。
下图患者年轻的时候眼位正常,但是近视度数较高,度,后来眼睛开始往下掉,掉到看不见眼球的位置,上直肌跑到鼻侧,外直肌跑到下方,两个肌肉间的距离特别大。
最后的手术方法是:外直肌和上直肌各劈一半做联扎。
以上为今天介绍的内容,希望今天的演讲对临床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第五届中国眼科教育论坛视频整理,本文仅供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精彩回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