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家长们都很焦虑。针对这两个病,我简单说一下我的认识。
首先,这是个什么病。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均有肠道病*感染引起,属同一大类不同小类。两个病都有发热、咽峡溃疡、咽喉痛,主要区别是发病位置不同,疱疹性咽峡炎只见于咽喉局部发疹、溃疡,手足口病除了口腔里有疱疹,手、脚心、臀部等地方也会有。其次,病情轻重不同,疱疹性咽峡炎症状更轻、重症更少,手足口症状重些、有少部分免疫力低下的患儿可能发展成重症。(咽峡部疱疹)
第二,怎么防治。这两个病属病*感染,目前没有特效药,都是对症治疗。有手足口疫苗,但临床发现打了疫苗也有感染的,症状会轻一些。基本上患儿都能痊愈,除极少重症患者,要么年龄太小要么免疫功能低下。所以这两个病需要引起重视,但不用紧张过度。这类病*主要是接触传播,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除了必要的隔离和消*,其他预防方法效果并不好。像现在的新冠,这么大力气的防控,还是会有漏网之鱼。所以增强自身免疫力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第三,怎么辨别重症。如果孩子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吸吮无力、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肌无力、颈项强直等,则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需要及早就医。
第四,我用中医怎么治疗的。查了下近两个月的诊疗信息,疱疹性咽峡炎接诊数十位,都是中医治疗后痊愈。临床中疱疹性咽峡炎一般发烧1-2天,喉咙疼痛3-5天后症状消失。中医治疗主要是早期帮助尽快退烧,后期帮助尽快恢复,减少不必要的退烧药、抗生素、寒凉药对体质的不良影响。
对于发病时发热患儿,根据我的临床经验,通常在口服中药的同时配合五步走:儿科中医退热经验总结
第一步:开塞露,釜底抽薪。开塞露在积食发热时使用注意事项
第二步:穴位放血,高压锅放气。儿童高热惊厥
第三步:中药泡澡(荆芥、薄荷等),打开毛孔。
第四步:小儿推拿,疏通经络。儿童退烧小帮手—小儿推拿“清天河水、退六腑”
第五步:神阙穴位贴敷,运转脾胃。儿童退烧小帮手—藿香正气水敷肚脐
中药我通常用的是柴葛解肌汤合升降散。
第四,注意事项。本病由病*感染,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不宜使用抗生素,不然杀灭坏肠道正常菌群。生病期间应忌口很重要,生冷、水果、奶、蛋少吃。
参考阅读:疱疹性咽峡炎来袭?不怕,有药!
冯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