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畅销25年的全科医师手册,每个医生都需要
TUhjnbcbe - 2021/6/1 9:15:00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80509/6223398.html

内容丰富、查阅方便,重在实用,兼顾提高,现优惠限量出售。

作为一名一线医师,尤其是全科医师,你是否经常会感受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境?今天界哥给大家带来这本《全科医师手册(第7版)》,内容丰富、查阅方便,重在实用,兼顾提高,适合全科医师、基层医师和继续医学教育参考,这本书畅销25年,是由原总后卫生部长作序,是你的不二选择。

书名:全科医师手册(第7版)

书号:-7---1

作者:崔天国

定价:.00元

出版时间:-01

开本:32开;精装,12册/包

印张:51.75

字数:

页数:页

内容简介

本书在第6版基础上修订而成,分11篇81章。介绍了病史采集、病历书写、物理诊断、症状处理等诊断学基础;心脏停搏、各类休克、器官衰竭、心律失常、意外伤害、高热、昏迷、急腹症、酸碱失衡、急性中*等危重急症救治措施;内、儿、外、妇产、五官及感染性疾病等余种常见和多发病的诊断提示与治疗措施;临床常用检查和治疗技术、专科诊疗技术及优生咨询、病理生理、医学哲学、生物工程、营养康复、生命科学、自由基与微循环、微量元素、“治未病”与基因检测、胚胎医学、免疫技术、心身疾病、助育技术、药物代谢等众多相关医学知识;社区卫生服务理念、工作重点、社区诊断、疾病筛查、健康维护、卫生干预、保健养生、合理用药、心理咨询、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中医药及适宜技术和20余种中老年人常见疾病早期防治与康复方法,书末附有常用医学资料。本书内容丰富、查阅方便,重在实用,兼顾提高,适合全科医师、基层医师和继续医学教育参考,也可作为健康促进、保健养生、延缓衰老和防病治病的家庭藏书。

第7版前言

20余年来,《全科医师手册》先后6次修订再版,内容不断充实、完善和更新,受到读者广泛好评。已印刷数十次,发行近册。但也有的读者认为诊断提示“简单了点”,对此本次修订作了适当补充。为跟上医学发展步伐,满足全科医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和继续医学教育需求,也为弥补6版缺陷与不足,更好地为大众健康服务,应约修订再版。

本次修订,保持6版编写风格和框架结构,主要修订内容是:①常见症状、危重急症、各科疾病之“疾病引言”、诊断提示和治疗措施,作了较多增删并融入了作者的一些成熟经验;②增删修改补充了部分诊疗技术和相关医学理论;③新增了中老年常见疾病早期防治与康复为第78章,此章从不同角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疾病的产生原因、发病机制、康复方法和防范措施。本次修订更加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再提高的需要。

21世纪的中国人在奔向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充分认识到有健康才有未来,在维护健康、延长寿命,对防病治病方面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医务工作者必须以丰富的人文和医学知识,睿智的思维观念和方法、甘愿奉献的服务精神,满足大众健康需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标志性内容主要是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优生优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模式。这些是以人为本卫生服务的具体体现,也是编写修订本书的原动力所在。通过本书,尤其是第十和第十一篇,全科医师可以更多地了解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这么做。可以相信,大众健康和防病意识增强,全科医学与专科医学互补,*府领导和有关部门支持指导是社区居民之福。

参加修订者多是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中高级技术职称并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各类专业人员和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多年的临床医师。通过挑选修订人员、制订修订要求、讨论修订内容、多人编写审稿,从而保证了书稿质量的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和出版要求。

借此机会,感谢多年来厚爱有加的读者、倾注心血的策划与文字编辑、参与编写修订的作者;还要感谢提出意见、建议的专家,参考、引用、借鉴数据和资料、教科书、文献专著的作者,以及提供各种帮助的朋友。尽管我们做了最大努力,因为学术水平不足、临床经验所限、认知能力差异,第7版还会存在缺陷和不足,恳请全科医师、基层医师、读者朋友、专家学者批评指正,我们不胜感激。

第7版修订组

年8月

目录

第一篇诊断学基础

第1章问诊

一、重要性

二、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主要内容

第2章体格检查

一、注意事项

二、基本方法

三、主要内容

[附]杂音的强度(响度)分级

四、体检体位

第3章病历书写

一、重要性

二、要求和注意事项

三、病历种类、内容和格式

第4章常见症状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一、长期低热

二、头痛

三、眩晕

四、晕厥

五、昏迷

六、高热

七、惊厥

八、咳嗽

九、咯血

十、胸痛

十一、呼吸困难

十二、呕吐

十三、慢性腹泻

十四、上消化道出血

十五、便血

十六、肝大

十七、脾大

十八、*疸

十九、腹水

二十、水肿

二十一、血尿

二十二、贫血

二十三、淋巴结大

二十四、紫癜

第二篇重症急救

第5章心脏停搏

第6章休克

一、心源性休克

二、低血容量休克

三、感染性休克

四、过敏性休克

第7章急性心力衰竭

一、急性左心衰竭

二、急性右心衰竭

三、难治性心衰

四、洋地*疗法

第8章急性肺水肿

第9章阿斯综合征

第10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11章哮喘持续状态

第12章脑水肿

第13章急腹症

第14章急性肾损伤

第15章意外创伤急症及中暑

一、电击伤(触电)

二、溺水

三、中暑

第16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17章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一、缺水

二、低钠血症

三、高钾血症

四、低钾血症

五、高钙血症

六、低钙血症

七、高镁血症

第18章酸碱平衡失调

一、代谢性酸中*

二、代谢性碱中*

三、呼吸性酸中*

第19章急性中*

一、概述

二、急性一氧化碳中*

三、急性酒精中*

四、急性汞中*

五、急性苯酚中*

六、氰化物中*

七、急性砷中*

八、急性有机磷农药中*

九、除虫菊酯类农药中*

十、有机氟类农药中*

十一、急性磷化锌中*

十二、急性阿片类中*

十三、急性阿托品类中*

十四、急性巴比妥类药物中*

十五、急性*蕈中*

十六、急性百草枯中*

第三篇内科疾病

第20章呼吸系统疾病

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二、慢性支气管炎

三、支气管哮喘

四、支气管扩张

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六、肺炎

七、肺脓肿

八、自发性气胸

九、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十一、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十二、肺血栓栓塞

第21章循环系统疾病

一、风湿热

二、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

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四、高血压病

五、感染性心内膜炎

六、病*性心肌炎

七、急性心包炎

八、原发性心肌病

九、心律失常

十、慢性心功能不全

第22章消化系统疾病

一、贲门失弛缓症

二、食管裂孔疝

三、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

四、自发性食管破裂

五、弥漫性食管痉挛

六、急性胃炎

七、慢性胃炎

八、消化性溃疡

九、肠易激综合征

十、溃疡性结肠炎

十一、急性胆囊炎

十二、慢性胆囊炎

十三、肝硬化

十四、肝性脑病

十五、急性胰腺炎

十六、慢性胰腺炎

第23章泌尿系统疾病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三、慢性肾小球肾炎

四、肾病综合征

五、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六、狼疮性肾炎

七、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八、糖尿病肾病

九、肾小管性酸中*

十、尿路感染

十一、慢性肾功能衰竭

第24章血液系统疾病

一、缺铁性贫血

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四、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五、过敏性紫癜

六、急性白血病

七、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八、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九、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第25章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

一、甲状腺*症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二、甲状腺危象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四、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五、单纯性甲状腺肿

六、尿崩症

七、皮质醇增多症

八、肾上腺危象(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九、糖尿病

十、低血糖症

十一、高尿酸血症

第26章结缔组织病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

二、类风湿关节炎

三、结节性多动脉炎

四、干燥综合征

第27章精神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第一节精神疾病

一、神经衰弱

二、癔症

三、强迫性神经症

四、精神分裂症

五、人格障碍

六、症状性精神病

七、精神发育迟滞

第二节神经、脊髓疾病

一、多发性神经病

二、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

三、面神经麻痹

四、三叉神经痛

五、坐骨神经痛

六、急性脊髓炎

七、亚急性联合变性

八、多发性硬化

第三节脑血管疾病

一、脑动脉硬化

二、脑血栓形成

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四、脑栓塞

五、脑出血

六、蛛网膜下隙出血

七、高血压性脑病

八、颈椎病

九、血管性痴呆

第四节脑细胞病变

一、癫

二、帕金森病

三、肝豆状核变性

第五节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一、重症肌无力

二、肌营养不良

三、周期性麻痹

四、多发性肌炎

五、雷诺病

第四篇儿科疾病

第28章新生儿疾病

一、正常新生儿的特殊表现

二、低出生体重儿与过期产儿

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四、新生儿颅内出血

五、新生儿肺炎

六、新生儿病理性*疸

七、新生儿出血病

八、新生儿硬肿症

九、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十、新生儿败血症

十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十二、新生儿破伤风

十三、新生儿低血糖

第29章营养性疾病

一、营养不良

二、维生素D缺乏病

三、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四、维生素A缺乏症

五、维生素B1缺乏症

六、维生素C缺乏症

七、锌缺乏症

八、单纯性肥胖症

第30章消化系统疾病

一、鹅口疮

二、疱疹性口腔炎

三、小儿腹泻病

第31章呼吸系统疾病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二、急性支气管炎

三、毛细支气管炎

四、急性支气管肺炎

五、金*色葡萄球菌肺炎

六、腺病*肺炎

七、支原体肺炎

第32章循环系统疾病

一、先天性心脏病

二、病*性心肌炎

三、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33章泌尿系统疾病

部分内容

第31章呼吸系统疾病第31章呼吸系统疾病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upperrespiratoryinfection)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指各种病原体所致的鼻咽部和咽喉部的急性感染。病原体以病*为主,不同致病原引起的上感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如“疱疹性咽峡炎”“咽结合膜热”等。上感常累及中耳、副鼻窦、淋巴结、气管等邻近器官等。本病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若表现为局部症状明显者,亦可以局部炎症命名,如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等。

(1)冬春季多见,有受凉、受潮,或有与本病患者接触史。

(2)年长儿仅有鼻塞、流涕、微热及咽部干痛或恶心、呕吐、腹痛等。婴幼儿患者可突然高热,或高热惊厥。新生儿患者常有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全身症状。

(3)咽部充血明显,部分病例扁桃体充血、肿胀及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部分病例以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为主要表现。

(4)体征除鼻咽部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外,余可正常。有时有痰鸣音,咳嗽后消失。

(5)白细胞计数减少或接近正常,早期中性粒细胞可稍增高,并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6)X线胸部检查多无异常,鼻咽部分泌物细菌培养或病*分离、双份血清病*抗体效价测定或荧光免疫检查可有阳性发现。

(7)发热、咽炎、眼结合膜炎(红眼病)常三者同时存在,由腺病*(3、7、11型)引起。

(8)疱疹性咽峡炎:多发病急,高热、咽痛、流涎、咽部充血,咽腭弓、腭垂和上腭有疱疹或溃疡。多由柯萨奇病*A组1~6、8、10、22型或艾柯病*引起。

1.一般治疗轻者,适当休息,进食易消化食物。室温、湿度适宜,补充水分等。

2.对症治疗高热时用解热药降温(新生儿、小婴儿慎用),物理降温用35%~40%乙醇擦浴、头部冷敷,冷盐水灌肠。鼻塞用05%麻*碱液滴鼻。烦躁不安或抽搐时选用苯巴比妥、地西泮等。止咳祛痰可用小儿止咳糖浆。

3.中医治疗①风寒感冒:多见于较大儿童感冒的早期,治以辛温解表法,可用桑菊感冒片;②风热感冒:多见于婴幼儿,治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法,可用银翘解*片。其他如板蓝根冲剂、大青叶冲剂、清开灵冲剂等中药制剂亦可应用。

4.抗病*药物阿昔洛韦(无环鸟苷)10~20mg/(kg·d),分4次口服,疗程3~7d。利巴韦林(病*唑)静滴或肌注,10~15mg/(kg·d),分2次注射;或用其口含片;或用10%利巴韦林点鼻或雾化吸入。

5.抗生素应用发生细菌感染等并发症者可选用青霉素或阿奇霉素、头孢类等抗菌药物治疗。

6.糖皮质激素并发急性喉炎时可用。

二、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acutebronchitis)为支气管黏膜发生感染所引起的下呼吸道急性炎症,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可以是流感、麻疹、百日咳等病的合并症,婴幼儿多见,临床以咳嗽或伴有支气管分泌物增加为特征,病原体可以是各种病*和细菌。是儿科多发病。

(1)干咳或有痰,可发热,有食欲缺乏,呕吐或腹泻等。婴幼儿全身症状较重,重者可有气急、呼吸困难。

(2)咽部多有充血,肺部呼吸音粗或干湿啰音,其性质及部位易变。

(3)胸部X线检查正常或见肺纹理增多或仅有肺门阴影加深。

(4)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

1.一般治疗及抗病*药物同上呼吸道感染。

2.对症治疗主要是镇咳祛痰。干咳期可用喷托维林(咳必清)6.25~12.5mg/次,2~3次/d。痰多时应常翻身拍背,有利于咳出;雾化吸入可以稀释痰液;也可服止咳祛痰药,如复方甘草合剂、川贝止咳糖浆、急支糖浆等。

3.抗生素治疗一般首选青霉素80万~万U/次,肌内注射,2次/d;也可口服青霉素衍生物(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大环内酯类药物或复方磺胺甲唑(复方新诺明)等。

4.其他婴幼儿或症状严重者参考肺炎治疗措施。

三、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littlebronchiolitis)是一组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突然喘憋为主要表现的婴儿期常见下呼吸道疾病。以往根据临床表现称为喘息性支气管炎。本病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可由多种病原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最为常见。主要病理表现为支气管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引发支气管阻力增加。

(1)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2-6个月龄婴儿最为常见。

(2)常以上呼吸道症状开始,迅速出现发作性喘憋,可伴有不同程度发热,查体可见桶状胸,双肺布满高调哮鸣音,可伴有中小水泡音。重者呼气性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发绀、鼻扇、三凹征阳性、心率增快、双肺呼吸音低,肝大,出现心力衰竭。

(3)白细胞计数多偏低或正常,淋巴细胞计数增高,若白细胞计数增高提示继发细菌感染;血气分析可表现Ⅰ型或Ⅱ型呼衰。

(4)胸部X线表现不均一,可见全肺不同程度阻塞性肺气肿,肺纹理增多,小点片状阴影;少数患儿可见肺不张。

(5)早产儿、未成熟儿、原有心肺疾病和免疫功能缺陷病是严重病例的高危因素。首次患病后可有再发,约1/3患者日后可能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1.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合理营养,补充液体,纠止脱水及酸中*;保持气道通畅和吸入气体湿化,可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雾化后拍背吸痰,加强物理疗法。

2.喘憋喘憋重者给予头高体位,酌情镇静,可给予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止喘药物可选用氨茶碱,必要时可每6~8小时用药1次。婴幼儿对氨茶碱耐受性差,应密切注意药物中*表现;β受体兴奋药物应谨慎应用,以免加快心率或诱发心律失常。

3.呼吸衰竭加强呼吸道管理,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并发心力衰竭者治疗参见心力衰竭章节。

4.抗生素病情严重者、病程≥7d者、早产儿、未成熟儿、营养不良、原有心肺疾病和免疫功能缺陷病者或已明确有细菌感染者。抗生素选择:首选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或第1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林、头孢羟氨苄等。病原明确为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者选用大环内酯类,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等。抗菌药物剂量见表312。疗程一般为5~10d,平均7d左右。对严重细菌感染或高危儿及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者,疗程需延长至2周或更长。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的使用。

5.预防广泛宣教,普及育儿及常见病预防知识;加强护理,合理喂养,及时防治佝偻病及营养不良;呼吸道合胞病*疫苗尚在研制中。

如何购买本书?

医学界诚意为您推荐这本《全科医师手册(第7版)》,原价元,现价7.5折限量出售,正品保证!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畅销25年的全科医师手册,每个医生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