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临床实际病例中,极少数眼肌型患者能够自愈,少部分患者受累肌群只限于眼外肌,而超过80%的患者常在发病后1-3年逐渐累及延髓肌和全身肌肉。
因此,眼睑下垂也要高度重视。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发病不分年龄段,任何年龄都有可能患病,起病时常出现眼睑下垂症状,随病情发展部分患者会出现斜视、复视、眼球固定、眼球活动受限等症状。
单纯眼睑下垂患者症状易缓解,但也容易反复,通常在感冒、受凉、手术后会反复,一旦反复容易加重。
很多患者在确诊为眼疾型重症肌无力后,自觉:没事,吃了溴吡好了很多。这类病人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后反馈:用药无效,药量加大了,病情加重了。
患者于年12月份来我院住院治疗,查房时反应患病已经近20年,双眼睑下垂、眼球固定、活动灵活度差且出现眼花有飞蚊的症状,由于患病时年纪比较小,诊断治疗并不及时自己也没加以重视,于多年前用药后自行停药,导致症状愈加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入院后及时进行检查明确诊断为重症肌无力。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症状和眼睛疾病相似,在发病初期最易被混淆,如何在发病初期最快速确诊是患者需要了解的。
如何排除重症肌无力可能1.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主要累积的是提上睑肌眼外肌,表现的是眼睑的下垂,单眼双眼发病或者说是单眼交替的,双眼的交替发病,主要的特征就是易疲劳性和症状的波动性,表现为晨轻暮重,经过晨起的时候症状缓解,午后或者劳累之后症状加重。2.药物试验,像新斯的明试验,在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肌注新斯的明之后,患者的眼睑下垂或者复视的症状会很快的会缓解。3.冰敷试验疲劳试验,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诊断都是有很大的帮助。4.对于新斯的明试验不典型阳性的患者,需要进一步的做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检测和musk抗体和横纹肌抗体的检测。
疾病确诊最有医院进行确诊,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可以有效明确地诊断出疾病的类型,当患者出现反复的眼睑下垂、视物不清时同时感到症状晨轻暮重时,首先要考虑是否重症肌无力再排除眼部疾病,以免误诊加重病情。
疫情期间就诊建议疫情期间就诊需做好个人防护,除危重症病人外建议患者通过线上方式就诊,避免交叉传染。
为能够给广大患者提供更方便的就诊渠道,如有神经、肌肉疾病问题可拨打我院免费--,或添加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