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期最可悲的是10年后孩子抱怨
TUhjnbcbe - 2020/10/23 5:44:00
青少年冬季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pf/mipso_4369573.html

作者:智慧主创团来源:智慧父母V(ID:zhfm)

咨询预约

期待您的加入↓

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招募公告

前两天送儿子去游泳班上课,被一位妈妈教育了。

儿子下水后,我在一旁坐下来,看到泳池另一侧一对母女正在争吵。

一开始妈妈耐心地跟女儿讲着什么,后来说话声音越来越大,最后那位妈妈竟一把把女儿推进泳池。

我心里一惊,所幸那个女孩游泳技术很好,下水后一猛子浮上来,接着就熟练地划向教练了。

女儿下水后,这位妈妈坐过来,我忍不住对这位妈妈说:“你刚才下手挺重的。”

妈妈苦笑道:“没办法,给我逼急了!女儿从6岁开始学游泳,每周两次,3年没有断过一次课,自己训练也很刻苦。

就因为前几天参加一个比赛,成绩不理想,自暴自弃说不想游了,道理讲了一车,结果越劝越矫情。我看她犹犹豫豫下不了决心,索性在后面推她一把。”

接着她向我传授经验说:“都说兴趣班兴趣班,其实兴趣没有那么管用,关键的时候还需要父母‘逼’他一把。”

虽然对这位妈妈的做法持保留态度,但她说的这句话很赞同。

我想起《家有儿女》里的一段经典对白:

妈妈:“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刘星:“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事吗?

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从小您就逼着我学呀……”

刘星这句话,让妈妈一时语塞。

十年后,每个父母都将面临这样的拷问,当初,我是不是坚持一下,“逼”孩子一把就好了,他会更优秀,或者在某一方面更出色。

有多少人长大后感谢父母,当初逼了自己一下;又有多少人没把当初的热爱坚持下来,空留遗憾。

不要让你人生的第一次放弃

来得这么早

李亚鹏曾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聊起李嫣学钢琴的事儿。

李嫣很喜欢学钢琴,学了五六年的时间,但在一次钢琴考试当中,乐理知识未通过,导致考级失败。

李嫣很生气,发脾气说:“爸爸,我不学了!”

吃晚饭时,李亚鹏说了这么一段话:

“你不想考乐理了,没问题,人生总要面临一些放弃和失败,就像我,我考交规考了两次都没过,

但是你才12岁,你要不要让你人生的‘第一次放弃’来得这么早啊?”

因为这句话,李嫣鼓起勇气,又报名了考试。这一次,她顺利通过!

考试通过当天,李亚鹏兴奋地在微博贴出女儿弹钢琴的照片,并称她“贝多嫣”。

在孩子想放弃的时候,有一个坚持“逼”自己一下的父母,何其幸运。

这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放弃更容易,坚持更难。

而清醒的家长,都舍得让孩子吃苦。

有实验人员将跳蚤扔进罐子里,它们跳起的高度是自己身高的倍以上。

但如果用一个玻璃罩罩住跳蚤,它们跳起的高度就只能保持在玻璃罩高度以下,三天后,即便打开盖子,也没有跳蚤出来。

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快乐至上的,但满足于当下的快乐,抛弃痛苦的学习,我们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一个人的潜在可能。

让孩子自由轻松地学习,短期内父母和孩子都会更轻松,但选择了短暂的快乐,就很难获得日后长久的欢愉。

孩子我愿意陪着你,过一些不那么舒服的生活,只为你将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享受经历辛苦之后从心底滋养出来的幸福。

你要拼尽全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气

“7岁之前好好玩就行,不用想太多”、“孩子小学能跟上就行,不用要求太多”,“练游泳太没意思了,那就放弃吧”……

孩子高兴就好,孩子快乐就好,这样,孩子根本没有机会找到对学习的“感觉”。

周杰伦说:

如果不是小时候,妈妈拿着一根藤条站在身后,逼着我练琴,我就不会深深爱上音乐,更不会获得现在的成绩。

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MalcolmGladwell在他的超级畅销书《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中,提出了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并指出天才之所以光彩夺目,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久的努力。

在一群有天分的人们中间,最优秀的要比其他人花更多时间、更心无旁骛地练习。

去年暑假,清华大学图书馆展览过一批学霸笔记,在网上引发轰动。

那些看起来很轻松的学霸,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早已努力了1万个小时又1万个小时。

有远见的父母,都明白一个道理:养育孩子,从来不只是让他们吃饱穿暖这么简单,孩子人生的道路很漫长,在童年,他们最需要的是努力向上的力量,在坦途中茁壮成长,遇到逆境也不会轻言放弃。

虽然成绩不能代表一切,但肯定努力才有未来。

孩子,我当然希望你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但我更害怕你的童年不曾为任何一件事努力拼博奋斗过。

因为那个你认真做事的你,才是热爱的真正模样,你必须真正努力过,才能收获发自内心的快乐!

“逼迫”的底色,是爱和引导

钱文忠教授说:

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我实在想不通,教育怎么一定是快乐的?教育里面一定是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

时常给孩子扎扎针,督促孩子进步没有问题,但也别忘记给孩子吃糖。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爱里带着严格。

我们强调让孩子吃苦,但一定不是单方面的强压,而是在孩子沮丧、无助时,倾听他们的烦恼,给他们更多的引导和支持,在孩子背后,给他们最有力的支撑。

一位学者在教育演讲里说起孩子与父母的对话——

“妈妈,乌龟死了。”

“你做作业了吗?”

“爸爸,天上的云真好看。”

“赶快回家做作业。”

盯住目标,对孩子的严格要求的确可以很快见效,但也不要忘了,孩子生活的底色应该是正向的、愉快的、明朗的,在学习和努力当中,尽量多的给孩子创造愉快的情绪体验。

说到底,我们不愿培养出一个能力强大,但不懂得热爱生活的孩子,我们也不愿看到一个没有童年,不快乐的小孩。

我们要成全孩子的优秀,更要成就一个更完整的人。

*作者:智慧主创团蜜蜂。来源:智慧父母V(ID:zhfm),智慧父母是木棉说旗下的亲子教育号,
1
查看完整版本: 期最可悲的是10年后孩子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