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修:影视表演
开封成全国首个推出“个性车牌”城市 一年增税近亿 _河南
就业数据遭遇倒春寒 美联储紧缩遇阻
规模的快速扩张成为苏宁最重要的盈利增长模式,问题是,没有哪一个公司能长期维持这种高增长。 今日之苏宁电器(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024)似乎一切都那么令人神往:股价高高在上,业绩如日中天,规模与日壮大。不过常言道,高处不胜寒。那么,身在高处的苏宁又如何呢? 股价泡沫或将破裂 由于基金的过度追捧,苏宁的股价在上市以来短短不足一年的时间里,从不到30元上涨到接近70元,成为低迷市道中名符其实的第一高价股。 然而,高高在上的股价,给人以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多数研究机构的评价表明,苏宁目前的市场价格被高估了。“苏宁的风险比较大,目前市赢率已经高达32倍了;而中小板的市赢率基本在30倍以下。” 拿苏宁电器的股价与在香港上市的国美电器()相比,似乎更显得寒气逼人。国美与苏宁是中国的第一与第二大连锁家电零售商。从销售额看,国美2003年为119亿元,苏宁为60亿元,国美的规模基本上相当于苏宁的2倍。从盈利能力上看,国美2003年的利润是2.75亿元,而苏宁是将近1亿元。2004年二者毛利率、其他业务利润率基本相当。目前,国美电器的价格基本徘徊在9.00港元左右。苏宁的股价高出国美6倍有多了,能不寒气逼人吗?因此,有评论认为,目前,苏宁电器“观赏意义已远超投资意义”,在低迷的市场里,它已成为机构投资者打开股价上升想象空间的工具,其泡沫成份显而易见。 但另有分析认为,美国第一大电器连锁销售商Best Buy,其股价从1990年~2000年的10年间涨了100倍。而苏宁上涨不过一倍,何虑之有?他们相信,苏宁电器将来也许会成为中国的Best Buy。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包括基金在内的股票投资“短视”,是中国股市最独特的现象。国内基金投资,都沾染了这个习气,炒短线,做波段。沉淀在苏宁电器中的基金,早晚要套现。套现,意味着苏宁电器的股价泡沫可能被捅破。 本来嘛,基金接手苏宁到现在已经赚了三四十块,该是出手的时候了。但苏宁电器这样的高价位,谁会下一个接盘呢?在没有接盘资金的情况下,这些基金很可能走“士兰微”的老路子。2004年4月初,士兰微也曾以48.73元的高价,夺得过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的称号,成为当时股市里最亮的一颗明星。 然而,如今的士兰微不再是股市里的明星了。它已成为一只不再令人关注的股票。为何会形成这般巨大的反差呢?因为原有的以投资基金为主体的主力们在借助该公司良好的业绩,特别是10转增10派2元的良好分配方案完成一轮对该股的炒作后,大都逃之夭夭了,这就使得该股在除权后逐步走低。 而目前,苏宁股价之所以能维持高高在上,是由于各家基金都有一定程度的“默契”。至于基金长期持有苏宁电器,分享高速成长企业带来收益的说法,在目前的证券市场环境下是不可能的,基金只有以股价差来获得收益。 事实上,苏宁电器的基本面也无法为其高高在上的股价提供坚实的支撑。作为一家以家用电器为主的商品流通企业,在人们的生活中较为透明,不太可能演绎什么神话,苏宁电器给人们的想象空间并不大。 巧合的是,在2004年年报出台之时,苏宁电器也推出一个10送转10派1元的高送转分配方案。或许,投资基金从苏宁电器上出逃的最好时机已经到了。 资金压力 作为家电连锁业的“霸主”之一,苏宁电器近期一直致力于连锁络的扩张和产业链的完善。 2005年4月26日,苏宁电器宣布,4月23日至5月1日的9天时间,苏宁电器新增连锁店34家,平均每天3.7家店。“五一”当天,在全国新开22家连锁店。据相关负责人介绍,4月份在全国新开店总共达60家,已经超过2003年全年的开店总数。就总数而言,苏宁电器连锁已经渗透到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拥有180多家连锁店。 公司管理层表示,苏宁电器正处于高速成长期,将搭建系统化、规模化的连锁销售平台。目前公司发展战略的重点是尽快占领国内市场,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致力于打造中国家电零售业的商业航母。 苏宁之所以热衷于大量开新的门店搞扩张,主要是想通过规模的扩张来争取对上游厂家的有利谈判地位,压低进货价格。高速扩张是苏宁电器的惟一出路,否则只能被“快鱼”吃掉。如果扩张速度较慢,市场会要质疑苏宁电器的生存空间。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苏宁电器连锁络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单位营业额却在下降,这让市场对苏宁电器的高速扩张开始持怀疑态度。 苏宁上市之初,曾因规模高速扩张所带来的价格优势、节约销售资源、服务周到而受到追捧。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年后,矛头对准这种赢利模式。批评者认为,大规模开设店面,虽然可以拓宽知名度和销售收入,但由此将带来融资压力,导致资金出现紧张。 当前,市场对苏宁的最大担忧是苏宁会不会在资金方面出现问题。因为家电专业零售连锁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来满足其门店扩张计划,一旦公司扩张受阻,市场竞争失利,必然面临资金链断裂引起的连锁反应。 此外,与国外零售企业不同的是,中国零售商在规模扩张中大部分采取占用供货商资金的运作模式,这种模式使得中国本土零售商短期债务比重相对较大。虽然节约了零售商资金成本,但对零售商资金管理能力提出了严格要求。 苏宁电器目前11.86亿元负债均为短期债务,估计其中80%为供应商货款,公司潜在的资金管理风险不可小视。同时,由于零售商账面存在大量浮存现金,很容易诱发多元化经营冲动。作为民营零售企业,公司关联企业较多且涉足产业较为复杂,将带来治理上的风险。 另外,公司的流动负债高达12.7亿元,而未来3年规模扩张每年需要10亿元~12亿元资金。虽然目前资产负债率仅为57.81%,但考虑到公司短期债务比重过高和未来扩张急需大量资金,如不通过再融资,其资产负债率存在快速提升压力。 通过再融资来改善资金周转、减少负债压力是公司必须面对的难题。10转10的高送转方案可能正是为提高其再融资规模而精心设计的,估计年内可能会看到苏宁电器再融资消息的出台。 高盈利难以持续 作为以“家电大鳄、连锁战车、价格屠夫”等称号闻名的一家商业流通企业,苏宁电器近几年保持着70%以上的增长速度。 苏宁电器财务报表显示,公司自2001年以来,利润已连年实现大幅“三级跳”:2001年利润总额为4489.4万元;2002年利润总额实现翻番,达到8772.8万元;2003年则增至1.69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002年比2001年增长111.89%,2003年则再增71.14%。 2005年3月29日,苏宁电器披露的2004年年报显示,因规模扩张和毛利率提升,公司2004年业绩出现大幅增长。全年实现主营收入91.07亿元,比上年增长50.94%;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83.22%;每股收益1.95元;净资产收益率21.81%。 规模的快速扩张成为苏宁最重要的盈利增长模式。问题是,公司这种高增长能长期维持吗?首先,我们看到,苏宁高增长形象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除了公司确实处于高增长时期之外,公司每股公积金在2004年6月份之前,一直是0.036元/股,多年不提公积金,等于提升了每股利润水平。公司只在2004年7月上市后用股民的资金来提取公积金,这便是历年高增长的诀窍之一。 其次,依赖统购统销获取供应商大额返利正是包括苏宁在内的中国家电连锁零售普遍适用的盈利方式。这种方式风险过高,因为庞大的资金流、商品流和信息流一直处于高速运转中,稍有不慎就会陷入经营困顿,因此,对公司的管理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投资者担心,苏宁电器的这种赢利模式,一旦生产商联合抵制,公司将不再具有价格谈判的主动权,价格优势也随之失去。 第三,依靠其他业务(促销费、进场费)获取盈利已成为苏宁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公司其他业务利润取决于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分配。同样,苏宁不得不考虑家电生产商联手倒戈的风险。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一位人士认为,苏宁电器这类家电连锁销售商和上游家电厂商的矛盾相当尖锐,只不过矛盾掩盖在价格优势营造的销售规模上。他认为,苏宁电器2003年销售规模达到60多亿元,其净利润却不足1亿元,利润主要依赖于返利、进店费等挤压生产企业利润空间的手段,实质是将自身扩张的基础建立在牺牲其它企业利益上,这正是厂、商矛盾的根本所在。 有人担心,单方面强压供货商的盈利模式最终可能将导致“双输”,也形不成真正的流通竞争力,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将导致家电连锁企业全盘皆输。 第四,苏宁电器所处的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不属于资源垄断行业,赢利模式很易被模仿,相应的竞争力也被削弱。 面临外资强力挑战 2004年成为家电渠道整合最为迅猛的一年,原来以百货业为主渠道的家电销售络被以国美、苏宁、永乐等为代表的家电连锁零售巨鳄们分食,而国美、苏宁的成功上市,更将家电零售领域的竞争推向高潮。 但是,迅速崛起的家电连锁巨头面临的下一个敌人将是强大的外资同行,国际家电流通业巨头Best Buy、日本小岛电器、山田等,均对消费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虎视眈眈。 有专家指出,家电零售向外资开放后,家电渠道格局将有全新的改变,最重要的原因是外资力量的加入,使家电渠道的竞争更趋复杂化与戏剧化。无疑,具有成熟商业模式的外资家电零售巨头是国美、苏宁等民营企业的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包括外资、民营资本、国有资本等多种背景的企业将在此行业长期共存,而专业连锁、专营店、百货、超市等多种业态也将在该领域百花齐放。 现今,家电零售业的发展最为抢眼的便是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价格战”来血拼市场份额,如连锁新店在开张时,其价格往往要低于同城商家的标价,而这种“亮底价”的亏本买卖虽然赢得消费者的普遍赞同,但也带给不少家电经销商新的挑战,低利润究竟能维持多久正常的运营?业内人士分析,“价格战”并非发展的长久之计,而拼价格战的后果有可能是自掘坟墓。面对实力、经验、品牌、财力都要雄厚得多的海外竞争者,本土家电渠道企业的价格战是否还是“灵丹妙药”?可以预料,全国性连锁的低价策略必将受到冲击。低价策略在以快速消费品为主的超市经常使用,而且事实证明是有效的。但在家电领域是不正常的,家电不是快速消费品,市场容量是有限的,过低的价格在短时间可以快速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但在一段时间之后会把自己的生存空间一步步蚕食掉。 外资连锁的进入很可能会打破这种局面,使市场进一步向良性的方向发展。按照预测,在外资商业巨头全面进入后,5至10年后将会有完全不同的格局,家电渠道将形成多元化结构。 届时,苏宁还能高高在上吗? (文章来源:环球财经/何晓晴)
欧盟领导人峰会21日达成一项总额1,090亿欧元的对希腊第二轮援助方案。在该方案下,到2014年中期前,私营部门债权人需要贡献总共大约500亿欧元资金,银行和保险公司债权人自愿将持有的到期希腊国债在更低的收益率水平下换购为新的长期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