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房健民采访之前,他刚刚见完投资人。
进入年,即便疫情仍挥之不去,荣昌生物的商业化进程仍旧不断提速,两款重磅产品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从年初正式执行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和Seagen合作的维迪西妥单抗的全球多中心临床也在顺利推进中。
头顶首个国产ADC光环,手握价值26亿美元的licenseout合作,出海计划逐步推进,来到第14年的荣昌生物正在接连实现不同的里程碑。但同时,处在产业新周期中的中国创新药,也正在经历从未有过的挑战和困境。在荣昌生物领衔的中国ADC赛道,全球“重要玩家”即将登场,更大的竞争压力可以预见。
“没有一个药能够解决所有的临床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新药。”荣昌生物首席执行官、首席科学官房健民说。
01
直面全球创新药挑战
根据年H1财报数据显示,荣昌生物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万元增长.35%,泰它西普及维迪西妥单抗的销售收入及销量同比增长强劲。
“今年将是荣昌生物实现商业化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进入医保之后对销售放量和可及性有非常好的推动作用。”房健民对E药经理人表示,医保放量效果也超出了荣昌生物的预期。“比如泰它西普,通常自身免疫产品的市场需要时间积累,所以最初我们的预测相对保守,但进入医保之后放量还是非常明显的。”
截至年6月30日,荣昌生物自身免疫和肿瘤商业化团队已具规模,其中自身免疫团队涵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个地级市,肿瘤团队涵盖全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个地级市。
事实上,无论是泰它西普还是维迪西妥单抗,先发优势加上医保放量效应,已经让荣昌生物在商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在当下这个产业周期内,如何将产品差异化真正体现在业绩表现上,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房健民看来,在资本寒冬和行业内卷的情况下,更要着重产品价值,即差异化的体现。只有在临床需求上有特别的地方,产品才不缺乏竞争力。
泰它西普是荣昌生物首个商业化产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统计,年之前中国红斑狼疮药物市场规模约为两亿美元,药物全部为化学药物。年7月,第一个治疗红斑狼疮的生物制剂贝利尤单抗在中国获批上市,从此中国红斑狼疮市场进入了生物制剂时代。
房健民表示,红斑狼疮的药物研发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个难题,能够有效治疗红斑狼疮的药物非常少,因此泰它西普上市后面临的市场竞争相对较小。
相较于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所在的国内ADC市场,竞争要“激烈”得多。根据华安证券的数据统计,截至年5月,至少有65款ADC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9款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对此,房健民直言,尽管市场整体竞争较大,但维迪西妥单抗在适应症方面的差异化,将是一把利器。
“无论是尿路上皮癌还是HER2低表达的肿瘤,维迪西妥单抗都能够有自己的临床价值。之后我们也会不断推进新的临床试验,要走在其他产品前面,不仅是保持时间上的领先,在疗效方面也要有自己的特点和差异化。”房健民说道。
而维迪西妥单抗和“全球玩家”的直面竞争,更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