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石药再出手超10亿元买入和铂医药核心产
TUhjnbcbe - 2024/9/9 16:55:00

石药再出手!超10亿元买入和铂医药核心产品

来源:药智头条/森林

日前,和铂医药发布公告,宣布将其处于临床后期的巴托利单抗(HBM)独家授权给石药集团子公司恩必普药业。

图片来源:和铂医药

根据公告,恩必普药业将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中国台湾)开发、生产与商业化巴托利单抗。为此,恩必普将向和铂医药支付1.5亿人民币首付款;最多人民币万元的潜在技术里程碑付款,最多人民币4.00亿元的潜在开发和监管里程碑付款,以及最多万美元(约人民币4.11亿元)的潜在销售里程碑付款,交易总额超10亿元。

艰难求生的biotech

近年来,凭借政策红利及资本助推,国内一批科学家凭借一个听起来不错的想法以及试一试的愿望就可以成立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再通过搜索、购入然后开发快速组成了自己的研发管线。

和铂医药也是这样。

年,王劲松博士卸任赛诺菲中国研发中心总裁,开始创业成立了和铂医药。四年后,和铂医药乘着火爆的医药投资浪潮,成功登陆港股市场。

然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资本市场对医药行业变得挑剔,biotech融资不再是easy模式。

和铂医药虽然赶上了上市潮,但股价却跌跌不休,如今市值仅11.29亿港币(截止年10月11日收盘),两年间股价跌超80%。公司净现金2亿美元(利息收入万美元),仅可支撑1年多,选择出售核心产品实属无奈之举。

本次授权给石药集团的巴托利单抗(HBM)是一种可选择性结合并抑制FcRn受体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和铂医药于年从HanAll授权引进该项目在大中华区的开发、制造和商业化的权利。经过和铂医药5年研究,该药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适应症已进入3期临床,计划于今年提交上市申请;甲状腺眼病(TED)、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和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适应症也已取得不错进展。然而新药开发最重要的是钱,和铂医药已无力继续推进该项目了,出售给石药集团早日确认收益或是最优解。

同一天,和铂医药发布公告,结束另一款核心项目,特那西普(HBM)3期临床试验,不再入组新受试者。

特那西普(HBM)是一种经过分子工程改造的TNF受体1片段,拟开发用于缓解干眼症状。该项目也是和铂医药于年自HanAll引进。此前特那西普已处于临床III期阶段,计划今年提交BLA。但基于观察到的疗效不佳趋势,和铂医药已决定按照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的建议,终止其在中国III期临床试验,不再入组新受试者。

至此,和铂医药全部核心项目巴托利单抗(HBM)和特那西普(HBM)一卖一停,让人不禁怀疑还有翻盘的机会吗?

图片来源:和铂医药年中报

除了这两款引进的临床后期阶段的候选药物,和铂医药还通过HarbourMice平台、HBICE双抗平台自研了不少产品,包括一款处于2期临床的CTLA-4单抗HBM,1期临床的B7H4×4-1BB双抗HBM、TSLP单抗HBM,以及8款临床前研究项目。这些产品中虽不乏BIC、FIC新药,但均在早期,短期内难以形成销售额。

未来几年,筹款压力都将伴随和铂医药。尽快卖出产品,并抓住一切机会融资,才有机会继续成长。

努力转型的大药企

彼之寒冬,吾之暖春。

与靠融资烧钱研发的biotech不同,现金流充裕的老牌药企,在biotech的寒冬中开启了买买买模式。

石药作为我国的老牌大药企,起家于原料药,后成功转型制剂生产并加大研发创新布局,成为同行业“自主创新”的典范,旗下创新产品恩必普是国内少数几个能超过50亿规模的大品种。

近几年,石药集团更是加大创新药转型力度,研发费用大幅飙升。据石药集团年财报显示,年度,其研发投入再度显著增长,首次超过了30亿元,同比增加18.8%达到人民币34.33亿元(计入损益表中),约占成药业务收入的15.1%。

在产品引进上,这已不是石药集团第一次出手购买国内biotech产品。

年3月,石药集团通过股权认购获得上海倍而达药业第三代EGFR-TKI(BPI-胶囊)独家授权。

年8月,石药集团10亿引进康宁杰瑞HER2靶向双抗KN。

年3月、11月,石药集团分别引进康诺亚IL-4Rα单抗CM、TSLP抗体CM。

年2月,石药集团1.54亿收购铭康生物51%的股权,获得第三代特异性溶栓药铭复乐(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本次交易又获得一款FcRn单抗,创新研发管线日益丰富。

目前石药集团在研项目约项,其中小分子创新药40余项、大分子创新药40余项、新型制剂30余项,主要聚焦在肿瘤、免疫和呼吸、精神神经、代谢、心脑血管系统及抗感染治疗领域,未来产生重磅炸弹药物的可能性大幅提升。

小结

在狂热时期,生物技术公司能很容易获得融资,扩张研发管线。但市场冷静后,这些生物技术公司不得不缩减开支,选择最有潜力的一两个项目继续开发,然后等风来。

大型制药企业虽然资金充沛,然而在创新上往往略显迟钝、过时,难以竞争研究前沿。但与四处奔命的生物技术公司相比,大药企多了一条路,他们可以通过搜索、购入然后开发,广撒网,“下注”尽可能多的研究和开发项目,以提高成功率。

不管是大药企还是小的生物技术公司,从长期来看,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到患者,为这些没有得到足够治疗的患者提供突破性疗法。

1
查看完整版本: 石药再出手超10亿元买入和铂医药核心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