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公示,诺华旗下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简称SMA)的AAV基因治疗药物Zolgensma近日在中国递交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这也代表着该药有望进入我国。记者采访了解到,这是一针约万元的“史上最贵药物”,该药治疗的脊髓性肌萎缩疾病具有高致亡性、致残性,被称为2岁内婴幼儿罕见遗传病的“头号杀手”。专家呼吁,当前,罕见病研究正成为全球尖端新药开发的“主战场”,我国应破解罕见病药物研发“碎片化”的顽疾,并加快构建罕见病诊疗区域协作网。
2岁内婴幼儿遗传病“头号杀手”
四川医院小儿神经科教授罗蓉说,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遗传性疾病,由于基因缺失或突变所致,可导致患儿进行性肌无力和瘫痪。
专家介绍,该病具有高致亡性、致残性的特点,被称为2岁内婴幼儿遗传病的“头号杀手”。从全球来看,大约每名新生儿中就有1人受该罕见病影响,其中90%的患病婴儿活不过2岁。
记者梳理发现,当前,Zolgensma已在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其中,Zolgensma于年被日本纳入医保,患者只需支付30%费用;年3月被英国纳入了国家医疗服务体系。
但Zolgensma高达万元一针的定价也引发不少争议。有业内人士认为,该药研发成本非常高,只需注射一次可实现缓解,但目前市面上的其他药物大多需要长期治疗,即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打一针。
今年,治疗相同疾病的另一个“天价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已在我国正式实施医保价格,从70万元一针降至几万元一针。专家认为,从无药可医到高昂药物研发成功,再到逐渐进入医保减轻患者负担,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逐渐为这些罕见病小群体带来了希望。
罕见病患儿面临多重治疗挑战
记者调研了解到,除了药物可及性低,我国患该罕见病的患儿仍然面临知晓度低、诊疗资源不均、药少价高等治疗困难。
知晓度低。不少专家坦言,虽然随着近年来国内分子诊断学与临床工作者的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