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疯狂的石头》之前的那些年里,郭涛有件事一直搞不明白:
为什么这几年就没有适合自己的角色了?
01高起点
要知道,郭涛的起点可是不低。
出身于演艺世家的他,父亲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母亲则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而且毕业之后父母一直从事的是演艺教育方面的工作。
郭涛从小就耳濡目染,对演艺这点事儿“门儿清”。
什么排练、背台词对于在后台长大的他来说,再熟悉不过。
后来郭涛也挺争气,考进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和父亲成为了“校友”。
在学校里的时候,郭涛和胡军是好朋友。
两个人经常一起畅想未来:好演员也得有好剧本,要是以后能碰上一部好作品那就太幸运了。
没想到机会很快就来了。
毕业以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年,张艺谋为拍《活着》到处找演员。
郭涛的一个师姐,曾给张艺谋当过副导演,就极力地推荐郭涛。
后来张艺谋又听说郭涛和自己是老乡,都是陕西的,都没见面就让郭涛进剧组了。
在电影《活着》里,郭涛扮演一个男二号的人物,叫“春生”,是男一号葛优的好哥们。
用现在的话说,郭涛也算“谋男郎”了。
顺便说下,那部戏里,还有倪大红和姜武,当时也没现在的知名度,但演技是在的。
郭涛拍戏很认真,当时为了演好一段不到30秒的戏,他和一位驴皮影老艺人学了半个多月的时间。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郭涛就养成了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和每一秒钟戏份的习惯。
拍完《活着》,他又和冯小刚合作,主演了冯小刚的电影处女作《永失我爱》。
这次他演里面的男一号,扮演得了重症肌无力的苏凯,和徐帆还有剧雪对戏,上演了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
那时在郭涛的同学看来,有了这两部电影加持的郭涛,那就是冉冉升起的新星,用不了多久这颗新星就会熠熠生辉,闪耀在演艺圈。
大家这么一说,郭涛自己都有点相信了,他甚至开始想以后发展的方向。
02一度失落
但现实却没那么乐观,在这之后,郭涛并没有如料想的那样事业突飞猛进。
相反,在那几年,随着整个电影市场有一些下滑,郭涛没什么太合适的角色可演。
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这一度让他很郁闷,也经常去喝酒,因为这个爱好郭涛还开过一段时间的酒吧。
有时候实在感觉失落了,郭涛还会“失踪”一段时间。
他会找一个度假村,买一些酒,每天什么也不干,就在那里住一星期。
电话关机,每天躲在屋子里喝酒,然后看电视。
这种日子不会太长,大概一个星期左右。
郭涛说从度假村“失踪”回来以后,感觉能量比以前足了。
当然,他那个时候已经过上小康生活了,吃喝不愁,所以能这么“潇洒”得起。
尽管这样,他并没有放弃演员这条路。
整理好心情,他仍会继续在这条路上前行。
03扭转局面
后来,他遇到了宁浩。
颓势一下子得到了扭转。
据郭涛自己说,当初《疯狂的石头》里那个包世宏的角色,就是为他而写的。
宁浩找演员的时候也是第一个找到了郭涛。
而郭涛也确实用心,没有辜负宁浩的信任。
电影里,郭涛饰演的包世宏说的是重庆话,而郭涛却是陕西人,相差很大。
郭涛硬是在十几天时间内,自己学会了说重庆话,在《疯狂的石头》里说的像模像样。
要知道,外地人学重庆话还是有那么一点难度的。
最后也是互相成全吧,电影和郭涛本人都因此声名大振。
这也是让郭涛真正意义上“走红”的一部作品。
人生有的时候就像一部汽车,其实起步的时候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
而一旦你的车速起来了,后面跑高速那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郭涛就是如此,自此以后,他就像由沙石道甚至是野路,跑上了高速公路。
提速后感觉太爽了,再也不想停下来。
之后的他片约不断,赵本山的电影《落叶归根》,宁浩的《黄金大劫案》,张艺谋的《归来》,还有电影《白鹿原》、《烈日灼心》等等等等,资源是越来越好。
这个时候,他终于走过了那段“怎么就没有适合自己角色”的岁月。
所以说人生自有安排,真的没有必要纠结于眼前,也许前方转角就是一片不同的风景。
说起《疯狂的石头》之后的郭涛,有一部戏不得不提,那就是电视剧《父母爱情》。
这部电视剧有点低开高走的意思,当初首播的时候,似乎并没有激起多少浪花。
可能是好东西真的值得玩味吧,后面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口碑一路飙升。
剧中郭涛和梅婷的表演,深得观众喜爱。
这部剧到今天仍然还有很多人在追,已经成为郭涛的代表作。
04结语
郭涛这一路走来,有过坎坷,也有过低迷。
但是他并没有改变初心,没有调转人生的方向,他选择了在一个地方深挖井。
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终于,他的坚持有了回报。
而今,他已经成为了一个一线的演员,成为了观众喜欢的一个实力派演员。
从他的故事里,我看到了一种执着,还有一种执着的价值。
人生之路就是这样,并不是光滑的笔直的,它有沟沟坎坎,有时也蜿蜒曲折。
所以有时迷茫的我们,不应该拘囿于此,眼光应该放的更长远些。
也许,下一个拐角,我们就能够遇见自己的梦想。
-END-
本文由翠花上娱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