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谨防病从口入厦门疾控最新预报
TUhjnbcbe - 2024/2/27 16:04:00
河豚春季*性最强。资料图

天气慢慢变热了,吃东西要特别当心,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吃出病来。厦门市疾控中心发布的4月健康预报显示,最近这段时间,市民需要重点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河豚中*、*蘑菇中*等食源性疾病。其中,细菌性食物中*很常见,尤其需要警惕。文/记者匡惟通讯员张舒姗王一*漫画/小牛

*蘑菇中*

吃了山间野蘑菇不到半小时倒地

去年4月份,医院接诊过一名食用*蘑菇中*的患者。该患者阿扬(化名)在爬山途中,看见路边有不少灰白色平底长蒂野蘑菇,便采摘回家煮了吃。吃完不到半小时,他便倒了下去,呼之不应,四肢抖动,躁动不安。被紧急送往医院急诊部。首诊医生初步诊断他可能是*蘑菇中*,将其送入急诊部重症监护室(EICU),经过血液净化、导泻,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两天后阿扬才脱离生命危险,转入普通病房,一周后康复出院。

阿扬吃的是什么*蘑菇?经省疾控中心理化检验室紧急鉴别,确认是鹅膏菌的一种——假残托鹅膏。它虽并非剧*的鹅膏菌,但也可引起神经精神型中*。

疾控专家介绍,鹅膏菌在全世界有多种,主要的*素为肽类*素和非肽类*素,剧*的鹅膏肽类*素化学结构稳定、耐高温,一般的烹调加工不能改变其结构,它主要损害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

医院急诊部副主任修亦斌说,不同*蘑菇的*素不尽相同,因此患者的中*表现也不尽相同,最主要的有急性肝损伤型、急性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急性胃肠炎型、光过敏皮炎型、横纹肌溶解型等7种。“对于大多数蘑菇中*,目前尚无特效解*剂,送医后,医生会积极清除*素,并开展全面脏器功能监护。此外,医生还需要通过患者家属提供的蘑菇样本或照片进行蘑菇种类比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诊治。”

预防*蘑菇中*最佳方案就是不采食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蘑菇中*的平均致死率超过20%。“不要相信网上的*蘑菇鉴别办法。许多*蘑菇与食用蘑菇形态相近,普通市民对于*蘑菇并不具备鉴别能力。”修亦斌提醒,对于预防*蘑菇中*,最佳方案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如果在进食后出现不适感,第一时间就医,最好能带上蘑菇样本或照片,帮助医生进一步鉴别找到病因。

细菌性食物中*

吃同样的外卖妻子中*丈夫没事

最近一段时间,陆医院消化内科接诊了多例细菌性食物中*患者。有的是在吃了隔夜食物后,有的是在吃外卖或海鲜后,都发生了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炎症状。其中一名女患者是和丈夫一起吃的外卖,她拉肚子,而丈夫并没有任何不适。

“生活中,这样的情形不少见,一桌人一起吃饭,却只有一人或少数几人腹泻、呕吐。”陆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苏耀文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是因为病人正巧吃到了细菌超标的食物,而其他人吃的食物是正常的。

苏耀文说,细菌性食物中*是指人们在食用了被细菌及其*素所污染的食物之后引发的急性疾病,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以胃肠炎为主要症状,即人们常说的“上吐下泻”,包括呕吐、腹泻、腹痛等,重者还可引起人体脱水,甚至败血症和休克等,危及生命。而急性胃肠炎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可能转变为慢性腹泻、细菌性痢疾等。“比起年轻人,有糖尿病、肾脏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儿童及老年人群更需要警惕细菌性食物中*,比如糖尿病患者在细菌性食物中*之后,容易引发酮症酸中*”。

虽然抵抗力较好的年轻人可能会自行好转,但医生并不建议患者等待自愈,尤其是症状出现两三天后仍旧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人感觉疲劳无力之时。此外,不典型的阑尾炎也可能出现这样的症状,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市民很难自行判断,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否则可能耽误病情。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应把好三关

苏耀文说,一年四季都有细菌性食物中*患者,但夏季发病率相对更高,因为湿度大且炎热的天气为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创造合适的环境,因此在即将步入夏季之时,市民朋友更应警惕此类疾病。常见的导致细菌性食物中*的食物有隔夜饭菜、海鲜、放置时间较长的西瓜等。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应把好三关:第一,把好原料关。在具备合法经营资质的农贸市场、超市和电商等正规渠道购买新鲜可靠的食材,尤其是肉制品及海产品;第二,把好加工关。注意手卫生,餐前便后要洗手,做饭时,生熟使用不同的切菜板,食物要煮熟煮透;第三,把好入口关。生吃水果蔬菜要洗净,不生食贝类等海产品,不食用隔夜食物,不喝生水。

河豚中*

河豚中*事件虽少

但*性大仍要警惕

近年来,食品市场愈加规范,广大市民健康意识提高,很少发生河豚中*事件。不过医生提醒,仍要警惕河豚*素。

修亦斌说,河豚*素是神经*素,*性极强,摄入几毫克便能致死,普通烹饪无法清除*素。河豚鱼肉本身无*,其内脏特别是肝脏和卵巢*素含量最高,且春季*性最强,所以春季最易发生中*。“中*初期的半个小时到几个小时内,患者会出现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继而口唇、面部、手脚等部位麻木,随后逐渐发生全身肌肉无力,此时可能会睁不开眼睛、四肢无力,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肌无力和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不认识的海鲜不要随意食用

修亦斌说,国家对河豚鱼的养殖、加工、销售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广大市民一定要从合法渠道购买河豚鱼及其产品。若因不慎误食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河豚鱼而出现相关症状的,医院救治。

此外,除了河豚,也有部分深海鱼的体内也藏着神经*素。苏耀文提醒,遇到不认识的海鲜鱼类,不要随意食用。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

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1.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

2.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有安全系数的食品,不买散装食品;

3.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不喝生水;

4.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

5.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生食瓜果必须洗净;

6.加工凉拌类和生冷类食品,要重视清洁;

7.尽量每餐不剩饭菜;

8.吃剩的饭菜尽量放10℃以下贮藏,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9.夏季避免食用家庭自制的腌渍食品;

10.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来源:厦门晚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谨防病从口入厦门疾控最新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