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古稀,他依然坚持一线出诊;敬佑生命,他践行医学真谛;救死扶伤,他始终不忘初心,他是将“中医为人民服务”刻进骨子里的“铁杆中医”。他就是本期读书人——刘小斌。
刘小斌
刘小斌,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邓铁涛研究所副所长,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历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史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医学会理事,广东省医史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岭南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参加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获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邓铁涛中医诊疗经验及学术思想整理研究”获年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础研究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医近代史研究”获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科技部课题《全国重点医药卫生文物调查、收集与保护》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年科学技术二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计划)“中医五脏相关理论基础与应用”,获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主持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联合科研项目“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岭南中医邓氏学术流派研究”。刘小斌主持编写的《岭南医学史》获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著作类一等奖。著有《岭南医学史》(上、中、下、图谱册)《中国中医昆仑·邓铁涛卷》《国医大师邓铁涛》《近代中医教育》《广东省中医科技志》《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副主编);《常见肌肉疾病中西医诊疗与调养》《癫痫》(古今名医临证实录丛书)《肘后备急方全本校注与研究》《国医大师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研究》等,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先后受邀到日本、马来西亚及港台地区讲学,受到广泛好评。
01
学问之道,求其认真
中医医史文献,是中医的“传家宝”,承载的是中医的“根”和“*”。刘小斌曾指出,“以史为鉴,振兴中医”。刘小斌接触医史文献源于国医大师邓铁涛的指引。刘小医院从事临床工作,让刘小斌意外的是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邓老提供的研究方向是关于近代广东的中医教育研究,这个研究方向的确立也为刘小斌打开了一扇医史文献研究的大门,让他不仅要做好临床,更要做好医史文献的研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岭南医史文献研究是岭南医学研究的基础,确定了方向,刘小斌就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查文献、查资料,扎扎实实地做科研,毕业论文定稿时,他的论文厚厚的如同一本书一样,这也引起了当时广东省卫生厅相关人员的注意,仔细翻看,发现研究内容丰富,资料详实,于是将刘小斌的毕业论文成批印刷,供大家参考学习。这对学生来说是莫大的荣誉,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骄傲,邓老感慨“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即兴为刘小斌的硕士毕业论文题名为“广东中医育英才”。
刘小斌从接触医史文献这个研究领域,一直秉承着“学问之道,求其认真”的理念,开创了岭南医史文献研究的先河,最后成为岭南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从这点萌芽,才可以吸收养料,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
做医史文献工作几十年,刘小斌感触颇深,他用六个字精辟地概括了医史文献研究的一些体会:“存史”“评述”“彰显”。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存史并不是简单地买书,更重要的是深入基层,发掘有史料价值的文献资料,如古籍等,并对其进行相应地分类和整理。评述,存史并不是医史文献学科研究的全部,收集的文献资料如果束之高阁,其价值容易被忽视,对文献资料进行评述,学术源流进行梳理,也就是“古说参证”,将古方经方灵活化裁运用的实践总结,让更多的人受益。彰显,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刘小斌主持编写的《岭南医学史》记述岭南地区医学历史大事,时空跨度从远古至公元年。
岭南医学史研究的进一步延伸,可拓展至岭南中医理论、岭南中医临床、岭南中医方药、岭南中医流派、岭南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地方文化建设等领域。对于营造广东地区中医的文化土壤和范围,普及中医学的健康观念和养生防治常识,提高民众身心健康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推动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伟大的医学人物和医学事件需要被记录,那些重要的医学突破需要被总结和反思。医学是多学,是人学。医学史是医学与史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正如医学史学家程之范先生所言,医学史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回顾,更应着眼于服务现实,预判医学未来。
刘小斌说:“做学问要下苦工夫,要做到‘苦学’。”学问多半都是一望无涯的汪洋大海,不具备一点牺牲精神,甘冒风险,战胜惊涛骇浪,坚定地把握着后舵,航船是不可能安全到达彼岸的。不管学习任何科学,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正确的门路,正如子贡所说:“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02
择一事,倾一生之韶华
重症肌无力是典型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身骨骼肌无力及易疲劳。患者可出现眼睑下垂、视物重影、吞咽困难、四肢无力,一旦呼吸肌受累,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对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目前仍是世界难题。国医大师邓铁涛从“脾胃虚损,五脏相关”入手辨治本病,采用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著。中西药结合的方法缩短了重症肌无力危象持续的时间,减轻或避免了患者气管切开、插管的痛苦,大幅度减少了抢救费用和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年,刘小斌跟随者邓老在广州中医学院一附院开设重症肌无力专科门诊,从此刘小斌开始接触重症肌无力相关的罕见病病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截至目前刘小斌接触过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过万,参与抢救位危象患者超人次。
年,一位东莞的病患带着三岁患有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女儿来到广州找刘小斌看病,因为临时过来,系统早已没号了,刘小斌重新为其加号,此时已经排到号。这位孩子的妈妈亲眼目睹了刘小斌的出诊日常,从上午一直看到晚上9点多,她说:“整栋楼的医生都下班了,只有刘教授的门口坐满了等待排队看病的人,刘教授连晚饭都没有吃,他认认真真看完每一个病人。”也有被重症肌无力折磨得快颓废的患者,她曾以为自己要一直吃药,毕竟看过的医生都给她判了“死刑”。但是经刘小斌综合诊断后给出的结论是“至少要吃两年的药”,让她重燃了活下去的希望,经三次用药治疗后,患者的身体状况有明显的改善。这位患者愿意把自己的心路历程写出来激励那些也在重症肌无力病痛中苦苦挣扎的病友们,希望能给更多的重症肌无力病患带去希望,把刘小斌的仁爱之心传递下去。
刘小斌内心温厚,神态慈祥,病人只要看到了刘小斌仿佛看到了希望,因为刘小斌的每一句话都是从病人的角度出发,急病人所急,解病人所需,争取让病人花最少的钱看好疾病。一代名医,高风亮节。刘小斌说:“我们要记住林巧稚大夫的话:永远走到病人床边去做面对面的工作,单纯依赖检验报告做医生是危险的。疗效是病人反馈的,而不是靠数据统计出来的结果。如果病人在手术中去世了,那么这台手术无论怎么讲都是失败的。病人是医生的好老师。多听听病人用药后的感受和反馈,多听听病人的声音,才是对病人最大的尊重。疑难杂症看多了,不知不觉中会积累很多经验,有的时候不一定是给病人开方开药,合适的时机给病人指一条路或者是让病人少走些弯路,给病人量身定制一套疾病治疗方案或许是对病人最大的帮助。”
前人不畏险阻,与反对者分庭抗礼、坚守中医阵地的勇气和智慧令人钦佩。那些妄图废弃中医的势力终究败于中医学的不竭生命力,而这生命力正来源于中医的临床疗效。尽管民国时期中西医之争涉及民族文化、经济等层面,但一门医学的价值终究要体现在治病救人上。中医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传统方法早已根植于中国人的生活,融于一饮一啄、一言一行中。既择一事,当以一生之韶华追之,塑之,守之,成之。不能胜寸心,安能济苍生?择一事终一生,足矣。
学医者需“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医学是人学,医生应该像哲学家一样,要通天地、近人情、达国法。哲学始源于医学,医学要归隐于哲学,这种观念十分重要。刘小斌说:“在我心中,一名合格的‘医师’,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专业技术精益求精,我引邱仕君教授黾勉我的一句话: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03
大者不吝,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年研究生毕业留校后,继续以师带徒的形式跟师邓老,邓老是中医界的泰斗,也是刘小斌的老师,邓老对刘小斌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刘小斌常常感慨到“大师之言,铭记于心”。邓老常说人生有三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育人为乐。对刘小斌而言,能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他人生最大的快乐,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技能、经验良方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成,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热,真正做到“中医为人民服务”。
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刘小斌一直比较认可师承教育,采用观诊、助诊、习诊的跟师学习模式。在学生刚入学前两年,以“观”为主,熟悉临床环境、医患交流、突出症状;第二阶段,以“助”为主,开始抄方、写病历,引导学生提高辨证能力;到了研究生阶段,则开展相对独立的诊疗。中医药师承教育是独具特色、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和学术传承规律的教育模式,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之举。
国医大师邓铁涛曾言:“书本知识毕竟是死的,临床不少疑难问题,只有法传,难以书传,需要老师在身边心传口授,方能领悟。”通过师承,让学生更早进入实践,能够弥补传统院校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的不足。
刘小斌从事医教研工作40余年,可谓是桃李满天下,遍布海内外。刘小斌的学者风范是学生们砥砺前行的动力和坐标,也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
在年底举行的香港特区立法会选委会界别补选中,香港注册中医师陈永光以最高票数当选,成为香港回归后首位晋身立法会的中医药届代表。其实陈永光是刘小斌届的博士研究生,陈永光博士期间一直跟随刘小斌做医史文献研究,也让他对中医有了不一样的认识,陈永光在博士毕业论文的致谢中说道:“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刘小斌教授,在我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循循善诱地教导,使我更深入了解中医学。启迪我中医思路,提高临床水平。”陈永光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将会用立法会议员的身份推动香港中医药进一步发展,并为香港社会发展“号脉”。提起陈永光,刘小斌说:“陈永光最合适做医史文献研究,他作为香港中医学会的会长,了解香港的中医历史和学术流派,对以后香港中医的发展有更大的帮助。”
在刘小斌的精心指导下,学术继承人陈凯佳考取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对象,江其龙获得科技部60万科研经费对重症肌无力危象抢救研究,破格遴选为硕士生导师。为师者,大者不吝,德必有邻。
刘小斌寄语中医学子:学好做人方做医,勤学莫负少年时;通今博古穷格知,学会为人方为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吾辈学生弟子,虽然不能达到像邓老那样至高至上的思想境界,但内心仍然努力向往,薪火相传,生生不已。”
04
读原著,知来处,明去处
班固在《白虎通德伦》中说:“经,常也,有五常之道”;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言:“圣贤彝训曰经”。典,也指常道、准则的经籍。经典的价值有五个:一是从无始有的原创性;二是以其根柢性明道示本;三是精辟简练、言近旨远;四是弥久不变、与时引新;五是富蕴启发、纬待延伸。学习中医经典、提高文化底蕴、培养中医思维,是每个中医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史以培其根,文以沃其华。
刘小斌说:“跟师要跟名师,做医生要重临床,而读书就要读经典,读原著,知来处,还要明去处。”金元四大家的著作对刘小斌的影响很大,他们是继张仲景后有很强的突破意识和开创性的四大名家——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四个人各主一派,各有各的学问:刘完素专主火,在他之前都认为传染病等都是“寒”,而他认为是“火”;张子和主要用攻下法,用下药来治疗传染病;李东垣是补脾;朱丹溪则以滋阴见长。
“先穷经,后证史”,学习中医应该先从经典著作下功夫,才可能奠定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刘小斌说:“中医学与其他学科不同,越回头看,越觉得老的东西有味,这大概就是经典的味道。清代学者王夫之总结得很好,他在《周易外传》中的一句话,“学成于聚,而新故相资新其故。”中华文化典籍是古圣思想的载体,是先贤智慧的结晶,绝不是象牙塔中泛*的辞章,不是沉睡的故纸堆,而是我们这个民族血液中永远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长河永远奔腾不息的文化密码。中医教育家任应秋在谈到“读书宜有门径”时说:“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此事宜有师承,然师岂易得,书即师也。”
书名
《学说探讨与临证》
作者
邓铁涛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索书号
R2/
馆藏位置
大学城中医书库
三元里中医书库(R2)
简介
本书收集邓氏解放以来已发表及未发表的中医学术论文五十四篇。论题包括中医基本理论、中国医学史、温病学说、脾胃学说、四诊辨证、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的理论探讨与临证经验体会。尤对心血管疾病辨证论治阐述较详。
书名
《岭南医学史》
作者
刘小斌,郑洪,靳士英主编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索书号
R2-/01/1
馆藏位置
大学城中医书库3楼5排3架
三元里中医书库2楼2排1架
简介
该书是记述岭南地区医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以及历史成就的专业性书籍,它不仅仅是一部地域性医学史的书籍,同时也是延绵数千年的中国医学史组成部分。其编写更注重其学术性,它的延伸可拓展为岭南中医理论学术源流、岭南中医临床各学科特点、岭南中草药及名医验方运用等,因此它的意义又不仅仅限于一部地域性医学史的书籍。
书名
《内经知要》
作者
李中梓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索书号
R/
馆藏位置
大学城中医书库3楼14排2架
三元里中医书库2楼9排6架
简介
该书为明代李中梓辑注。全书2卷。上卷有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藏象5篇;下卷有经络、治则、病能3篇。书中将《内经》重要原文节录归类,并加以注释。所选内容少而精,可概括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又分类清楚,注释简要,为研究《内经》各家所推崇。
书名
《医宗必读》
作者
李中梓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索书号
R2-51/
馆藏位置
大学城中医书库
三元里中医书库(R2)
简介
该书为明末著名医家李中梓所著。全书共10卷。卷1为医论和图说。医论以介绍医学源流、指导学医门径为主;图说部分根据《内经》列述人体骨度部分及脏腑、生理等。卷2提纲挈领地阐析中医的脉学、诊法。卷3-4为本草征要,以《本草纲目》为主,精选常用药物余概括主治功效,并采诸爱学说、参以已见予以阐释。卷5-10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30余种病证的病机和治疗,并附医案。
文案编辑
涂新莉
执行编辑
翟伊萍
责任编辑
涂新莉
审核
曾召肖建喜
审定
潘伟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