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证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临床以下肢痿弱较为常见,亦称“痿躄”。“痿”是指机体痿弱不用;“躄”是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意。西医学中的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疾病、脊髓病变、肌肉病变、周期性瘫痪等均属于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春秋战国时期,即有相关论著阐述痿证的病名、病因病机、病证分类及治疗原则。“痿”之病名首见于《素问·痿论》,该篇指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肺热叶焦”,肺燥不能输精于五脏,因而五体失养,肢体痿软;还将痿证分为皮、脉、筋、骨、肉五痿,以示病情的浅深轻重以及与五脏的关系。在发病原因上,《素问·痿论》指出了“热伤五脏”“思想无穷”“焦虑太过”“有渐于湿”及远行劳倦、房劳太过等;《素问·生气通天论》又指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认为湿热也是痿证的成因之一。在治疗上,
《素问·痿论》提出“治痿者独取阳明”的基本原则。
隋唐至北宋时期,将痿列入风门,且较少进行专题讨论。直到金元,张子和《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把风、痹、厥与痿证进行了鉴别,强调“痿病无寒”,认为痿证的病机是“由肾水不能胜心
火,心火上烁肺金。肺金受火制,六叶皆焦,皮毛虚弱,急而薄著,则生痿躄。”其临床表现“四末之疾,动而或劲者为风,不仁或痛者为痹,弱而不用者为痿,逆而寒热者为厥,此其状未尝同也。”朱丹溪承张子和之说,力纠“风痿混同”之弊,提出了“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疗原则,“泻南方则肺金清而东方不实……补北方则心火降而西方不虚”,在具体辨证方面又有湿热、湿痰、气虚、瘀血之别,对后世影响颇深。
明清以后,对痿证的辨证论治日趋完善。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痿证》指出,痿证实际上并非尽是阴虚火旺,认为“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亦不少矣。若概从火论,则恐真阳亏败,及土衰水涸者,有不能堪,故当酌寒热之浅深,审虚实之缓急,以施治疗,庶得治痿之全。”《临证指南医案·痿》清·邹滋九按曰:“肝肾肺胃四经之病。”
肺热津伤痿症的中医治疗方法临床验方是什么?
解锁看完整版,给你带来长期健康,一次性解锁完心肌梗死专栏的20余篇,全方位分析心肌梗死的治疗与预防,收藏好,以免找不到,后续还会不继更新,分享给你身边需要的朋友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