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颠茄片类药物吗?
当大家出现胃部不适
特别是吃了不当食物
出现胃部痉挛疼痛或呕吐等症状时
常常会想到颠茄片等药物
然而,它其实有严格的适应症
而且*副作用不小
怎么用?胃部不适人群又该如何养胃
来听听专业药师怎么说
关于颠茄片
成分据我院临床药学室*小梅主管药师介绍,颠茄片主要由颠茄浸膏制成,其浸膏是将原产于欧洲和亚洲西部的茄科草本植物颠茄的干燥全草,经过有效成分提取加工而成。可以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道、肾、胆绞痛等。
最早在西方,颠茄草被发现有抗胆碱作用。该植物含有多种生物碱,可抑制汗腺与唾液腺的分泌;对肠胃、胆道、输尿管等有解痉的作用;可以使眼虹膜括约肌及睫状肌麻痹,使瞳孔扩大等。
名字来源相传,有人偶然发现,用煮过颠茄根的水来滴眼睛,瞳孔会变大,眼睛会变得漂亮迷人。所以,颠茄的意大利文为Belladonna,“Bella”是美丽的意思,“donna”是女郎,连起来就是“美丽的女郎”。
颠茄还有一个名字Atropobelladonn。Atropos(阿特罗波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宙斯王和法律女神特米斯的女儿的名字,她是命运三女神之一,拥有掌管人类生死的权力,可以切断生命之线。这也隐喻着颠茄具有可危及生命的*性。
*副作用颠茄片的禁忌症和*副作用较多,尤其是儿童、老人以及有多种疾病的体弱患者更容易发生。*小梅表示,该药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有便秘、出汗减少、口鼻咽喉及皮肤干燥、视力模糊、排尿困难等(尤其老年人)。少数可能出现眼睛痛、眼压升高、过敏性皮疹或疱疹。
其中,老年人和儿童对本品的*性反应极为敏感,有时应用一般常用量即可出现,使用时要注意密切观察。若用药超量,会导致视野改变、神志不清、眩晕、心跳加快、抽搐等,老年人可出现幻觉、谵妄;儿童可出现发热、皮肤干燥发红、呼吸短促及呼吸困难(呼吸抑制)、易激动等反应。
使用时,要严格把握其适应证,即仅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道、肾及胆绞痛等,并应该由专科医生诊治后处方使用,切忌盲目自行用药。用药时,要密切观察不良反应,注意不能超量服用。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停药,并告知医生或药师;有严重不良反应时,须及时就诊。
此外,*小梅强调,由于颠茄片具有抗胆碱作用,患有青光眼、前列腺增生、心动过速的人群应该禁用;有脑部及神经系统、心、肝、肺、肾、胃肠功能损害,高血压病、急性出血、甲亢、重症肌无力等疾病者,也应慎用。在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也要注意其相互之间发生作用而出现的不良反应,比如颠茄片不能与药理作用相反的胃肠促动力药(甲氧氯普胺、莫沙必利和多潘立酮等)联用,与碱化尿液的药物(碳酸氢钠等)合用则可能增加*性反应。
总之,并非胃部问题就可以应用颠茄片,使用时,要咨询专业医师,不可盲目应用。
推荐:胃部不适更宜食疗调理
针对颠茄片的适应证之胃肠绞痛,其形成原因有很多。从中医的角度,认为胃肠绞痛多因气滞、血瘀、食积、寒凝、热结等因素导致;从西医的角度,可能因消化不良、胆囊炎、急性胃肠炎和胆结石等导致。若要根治,还需及时就医,从病因入手,消除诱发胃肠绞痛的因素。
*小梅建议,大家平时需要注意健康饮食,少吃过冷、过热、难消化、刺激胃肠道的食物,以保护脾胃于日常。对于平素有胃部不适的患者,建议饮食以松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例如粥、羹类等半流质食物,可加入果、菜、鱼、肉同煮,既可调味,又有营养。
胃肠绞痛时,往往不思饮食,可少量多餐。忌用坚硬食物,更应避免煎、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保持大便通畅。也可以辨证选择食疗调理,但要注意使用前咨询专业医师,根据自身体质及具体情况使用。
生姜醋
生姜克、米醋毫升
生姜切成细丝,浸泡于米醋中,密封贮存,饭后服用
温胃散寒、健胃止痛。生姜具有温中散寒、健胃止呕、解*等功效;米醋可活血祛瘀、开胃消食、消肿软坚、解*杀虫。适用于有胃寒症状的人。
白胡椒煲猪肚
白胡椒12克、猪肚1个
白胡椒打碎,放入洗干净的猪肚内,加入少许清水,用线扎紧两端,以防漏出,放入砂锅内,加水文火炖煮,至猪肚熟烂后,即可调味服用
补虚、散寒、暖胃。白胡椒具有温中下气、和胃止呕等功效;猪肚可补益脾胃。适用于胃寒体质人士饮用。
桃仁煲墨鱼汤
桃仁12克、墨鱼1条
墨鱼和桃仁均清洗干净,两者一起入锅,加清水煮汤,调味后即可服用
活血祛瘀、制酸和胃止痛。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效;墨鱼可补益肝肾、滋阴养血;而墨鱼骨(即乌贼骨)可收敛固涩、制酸止痛,对于胃痛泛酸者有效。本汤适用于胃部有瘀血阻滞的人群。
豆腐红糖煎
豆腐2块、红糖50克
将豆腐切块,与红糖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一碗,大火煮10分钟
清热润燥、和胃止痛。豆腐能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宽肠降浊;红糖可补中缓急、和血行瘀。两者合用,可以清胃热、润燥和中,适合偏热性体质、肝胃郁热人群食用。
专家介绍:*小梅
医院临床药学室,主管药师,抗感染药物专业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使用、疑难病例用药会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梁智明审核)
本文来源:点点医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