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破局”车联
新能源汽车和车联是当今最炙手可热的汽车技术领域,看起来是两个方向,但在跨界融合的背景下,这两个技术方向的结合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绩。
中国论文
陈大鹏:汽车以前是个代步工具,未来会不会是个联工具?我相信汽车不是单纯的车,他是人的一个信息节点,像在家里、办公室里的电脑一样。它集成了先进可靠的传感器,数据处理、通信技术,语音平台技术,通过整车车内、车车通信、车与后台控制系统联通,人未来将生活在这样一个系统中。
新能源车是破局,是最容易实现车联的。第一,它为了把电池的安全管理、监控做好,它有这个需求;第二,整车的电控很容易实现;第三,法律上比较明确。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解读《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时指出,只要有一定基础、具备研发能力等条件,互联企业这样的“黑马”也拥有同样的机会(生产新能源车)。
车联系统进来以后,会使未来的汽车制造生产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以前,汽车行业最重要的机械加工生产制造现在可以标准化,软硬件模块可以个性化,可随意搭配基于车联的用户服务。可能未来我就生产一个“陈大鹏牌”的车,一汽给我做个底盘,二汽给我做发动机电池,奇瑞给我做个特炫的外形。我想要什么车载电脑、什么软件,都能个性化。
未来会出现很多山寨的汽车和兼容的汽车,会对我们的行业产生冲击。会不会完全取代?我不知道,至少会改写一个行业规则。
陈雪涛:现在流行一个词――大数据,不管互联也好、物联也好,就是一个大的数据整合。整合的目的就是更合理地调配资源、减少浪费,和新能源车目的一致。
颜月:我是海归,为什么回来?是带着满腔热血报效祖国的。我是做芯片出身的,回来一看,中国汽车自主生产的芯片很少,我们怎样在新一轮新能源汽车发展中把我们自主的芯片用进去?只有这样,我们国产的份额才会越来越大,自主品牌越来越强。
陈大鹏:我感觉我们汽车行业是比较封闭的,因为我们有车规认证,有各种认证,一个新的东西进来要经过一系列认证,德系车带一系列德系供应链、配件,美系车带一系列美系配件,日系车带一套日系的。导致国产车的配件是拼凑的万国牌,缺乏一个成体系的供应链和支撑的核心体系。
陈雪涛:现在谁不害怕特斯拉?传统汽车行业也害怕,他的商业模式太可怕了。去年Maker Faire全球创客大会上,有人已经展示了就像在互联上定制PC一样定制汽车,你要求多少个电瓶?时速多少?你就加吧,模块儿积木似的,加完你就把车开走。当然中间有安全问题,有管制问题,但至少我在我们家的小区里转一圈没人管我,半径5公里生活圈我自己瞎开也没人管我。大城市汽油车国家规定时速120公里,你设计到220公里,意义有多大?
陈大鹏:在我2012年的工作总结中可以看到,当时我做了一个事情,就是把触摸屏用到车上,特斯拉做的我都有,只是没有14寸屏。但我向汽车行业推荐,人家不用这个,接受比较缓慢。中国不是缺乏创新,是在萌芽的时候被各种车规、条文、法律制度给压下去了。现在特斯拉出来了,那你就没了。中国13亿人口,一定有创新的东西,就是看我们的环境、土壤能不能让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