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眼皮下垂,竟是颅内炸弹即将引爆眼
TUhjnbcbe - 2023/3/3 18:58:00

极目新闻记者晏雯

通讯员胡弘周玲玲

日前,八旬的王爷爷因眼睑下垂盖住了眼睛看不清,医院(医院)眼科就诊。幸得医生火眼金睛识破病魔伪装,揪出“真凶”脑动脉瘤,并与神经外科密切开展MDT合作,及时实施介入手术,将这个即将引爆的颅内“炸弹”隐患排除。

在眼科,眼部的神经(视网膜和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其病变可能是全身多系统疾病在眼部的表现。于是,神经眼科医生们往往在看病过程中,能抓住蛛丝马迹来鉴别诊断,他们也被称作从眼部观全身的“眼科侦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经典的“眼科侦探”破案全过程。

“眼科侦探”多看一眼,秒变“排雷大师”

4月2日,82岁的王爹爹左眼皮毫无预兆下垂,盖住了整只左眼,想抬都抬不起来。更奇怪的是,就算用手把眼皮掰开,看东西也模糊不清还有重影,就这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状态持续一周无改善后,家人赶紧将他送医院眼科就诊。

接诊的沈吟教授发现,患者左眼无法自行睁开,最大程度只能睁开一条缝,且眼球只能朝外转动,不能朝内转,也不能朝上。进一步询问得知,王爹爹没有糖尿病、高血压这些慢性病,沈吟教授凭借丰富的经验判断,爹爹是患了动眼神经麻痹,有可能跟颅内病变有关。

“再多看一眼,就能离真相更近一步!”沈吟带王爹爹到暗房进行瞳孔对光反射检查,其左眼瞳孔放大,对光无反应,大概率为脑动脉瘤引发的动眼神经麻痹,必须尽快转到神经外科治疗。

眼睛的毛病为什么要找神经外科呢?脑部CT刚刚做了,没有什么瘤啊?王爹爹及家人半信半疑。沈吟耐心解释,脑动脉瘤并不是实体肿瘤,它是血管壁长期受血流冲击形成的瘤样凸起,就像埋在体内的“炸弹”一样,随时危及患者生命。在没有排除引爆风险前,医院。沈吟一边劝说爹爹接受脑部MRI及CTA检查,一边联系急诊、放射、神经外科启动绿色通道,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病因。

果然!是动脉瘤!脑血管造影证实了沈吟的判断,在王爹爹左侧颈内后交通动脉发现了两个动脉瘤。较大的动脉瘤约8.1*6mm,其后缘为5.5*4.2mm结节状突起,好似一个“母瘤”拖着一个小“子瘤”,随时都有可能破裂出血,危及生命,必须马上扫“雷”。

“扫雷专家”用几根弹簧圈排除“子母雷”

王爹爹紧急被转入神经外科,医院神经眼科MDT小组连夜会诊。考虑到王爹爹的发病时间只有一周,神经外I科副主任李明昌教授提议尽早手术治疗,不仅能解除动脉瘤瘤体对动眼神经的压迫,有望恢复其动眼神经功能,改善其麻痹症状,更关键是能解除动脉瘤的破裂风险。

如果说神经眼科医生是“排雷大师”,那么神经外科介入团队就是“扫雷专家”:他们既要保护复杂柔弱的脑组织,又要清除这两颗随时爆炸的“地雷”。手术操作过程中的毫厘之差,都可能给患者的神经中枢系统造成无法修复的损伤,加上患者高龄,颅内外的血管迂曲,多发狭窄,术中可能出现脑血管因导丝移动而出现痉挛收缩。同时动脉瘤形态极不规则,顶端瘤壁极薄,极易破裂出血,手术难度成倍增加。

10日上午,李明昌教授团队为王爹爹实施了脑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虽是微创手术,但手术难度可不小。”李明昌介绍,微创手术同样对神经外科、麻醉科医生的技术和经验要求非常高。

术中,在DSA引导下,李明昌将三根微导管从王爹爹的大腿股动脉处插入,细细的微导管在血管的纤细迂曲中“舞蹈”,直达颅内动脉及子母动脉瘤的瘤腔内。随后,利用一根微导管平稳推送、精准释放,在血管狭窄闭塞段植入一根支架,保持术中管腔血流通畅。最后,以延伸到动脉瘤末端的两根微导管为通道,密实填充弹簧圈,从而起到隔阻血流,降低动脉瘤破裂风险的作用。

历经两个多小时紧张有序的介入操作,手术顺利结束,术后动脉瘤未显影,左后交通动脉也恢复了通畅。术后第一天,王爷爷的左眼就能睁眼了。

练就从眼部观全身的火眼金睛

术后王爹爹家属非常感谢“救命恩人”沈吟教授,对她知微见著、一眼排“雷”的能力表示钦佩,并对神经眼科MDT团队的通力合作绿色通道为患者服务,表示感谢。

话说一眼排“雷”有些夸张,但是神经眼科的“人民实力”毋庸置疑。沈吟介绍,由于脑动脉瘤较隐蔽,未破裂时一般无明显症状,普通的CT检查不易发现,因而容易被漏诊或误诊。许多患者都是在突发颅内大出血后,才被查出患有脑动脉瘤,还有一部分像王爹爹这样的患者,误以为是眼的问题到眼科就诊,殊不知是脑动脉瘤压迫导致的动眼神经麻痹,属于典型的神经眼科疾病。

沈吟强调,医生经常会发现一些颅外伤、颅脑肿瘤、脑血管病患者,出现视野偏盲、复视、视力下降、视神经萎缩等症状。在传统医学中,这样的一类患者没有哪个专业能够独自应对,但是神经眼科学为这类患者带来了希望。

与传统眼科不同,神经眼科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负责眼相关的输入输出神经系统研究。医院将“脑”与“眼”相结合,积极探索多学科融合创新之路,于省内率先成立了由眼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介入科、麻醉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多学科组成的神经眼科MDT小组。小组经过近五年的探索与融合,在动脉瘤、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等疾病的迅速诊断和精准治疗等方面,总结提炼了神经眼科学的“人民经验”,有效提高了眼科相关的神经内外科疾病的治疗率,降低误诊漏诊率。

沈吟提醒,动脉瘤需要正确诊断,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尽量在破裂前进行干预治疗。原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或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在常规体检的基础上,可加做脑部CTA(CT血管造影)或MRA(磁共振血管造影)进行筛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1
查看完整版本: 眼皮下垂,竟是颅内炸弹即将引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