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临床主要表现为受累横纹肌病态疲劳,如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四肢无力及呼吸困难等。本病属中医学的“痿病”范畴。
一、病因病机
引起痿症的原因很多,有由于外感,有由于内伤。如久居湿地,湿从外受滞留不去,或饮食不节,运化失常,湿由内生,均可郁而化热以致湿热壅阻经络,浸淫筋脉,而致肢体弛缓无力。也有在温热病中或病后,邪热耗伤脾胃阴津,造成肺胃津液不足,不能滋养筋脉,肌肉而致弛缓,还有由于体虚久病,肝肾不足,或因外感疾病迁延日久,导致精气阴血亏虚,阴虚又复产生内热,更加消灼津液,以致筋脉失养而成痿症。本病是一种慢性虚损性病证,以虚为主,除病程中出现暂时痰浊阻滞或湿热浸淫为实邪较盛外,一般为正气虚衰,据临床表现,可辨其属脾,属肝,属肾。脾胃虚损,五脏相关是期主要病理基础。
二、辨证论治
1、脾胃虚损证
证候:眼睑下垂,朝轻暮重,少气懒言,肢体无力,或吞咽困难,纳差便溏,面色萎*,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升阳,调补脾胃。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芪6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参15克,当归头12克,炙甘草10克,枳实10克,白芷10克,牛大力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邓铁涛方:*芪60g、五爪龙60g、*参30g、白术15g、柴胡10g、升麻10g、归头10g、陈皮3g、炙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浓缩丸)口服,1次10丸,1日3次。
针灸:辜老治痿8针:阳白双,四白双,手三里双,足三里双,电针疏波20分钟。针后无瘢痕灸阳白,四白,足三里各5壮。
2、脾肾阳虚证
证候:四肢倦怠乏力,畏寒肢冷,吞咽困难,口齿不清,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有便溏,舌体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右归饮加减:附子10克,肉桂3克,杜仲12克,山茱萸12克,山药15克,*参15克,*芪30克,鹿角胶(烊化)12克。杞子15克,牛膝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大蜜丸),口服,1次1丸,1日2次。
针灸:膻中,天突,手三里双,足三里双,丰降双,电针疏波30分钟。针后无瘢痕直接灸四花穴,膏肓穴各5壮。
3、肝肾阴虚证
证候:目睑下垂,视物不清,或复视,目干而涩,少寐多梦,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头晕耳鸣,四肢乏力,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左归饮加减:生地30克,龟甲胶(烊化)12克,杞子15克,山茱萸15克,山药15克,牛膝15克,鹿角胶(烊化)15克,莬丝子15克,西洋参5克。每日1次,水煎服。
中成药:健歩壮骨丸(大蜜丸)口服,1次1丸,1日2次。
针灸:阳白双,四白双,足三里双,太溪双,电针疏波20分钟。针后无瘢痕直接灸阳白,四白,足三里各5壮。
4、气血两虚证
证候:神疲乏力,四肢软弱无力,行动困难,心悸气短,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自汗,舌淡面嫩,苔薄白,脉弱。
治法:补气养血。
方药:十四味建中汤加减:炙*芪30克,肉桂3克,*参15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灸甘草1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生地30克,川芎10克,附子10克,麦冬12克,肉苁蓉12克。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十全大补丸(大蜜丸)口服,每次1丸,1日2次。
针灸:辜老治痿8针:阳白双,四白双,手三里双,足三里双,电针疏波30分钟。针后无瘢痕灸阳白,百会,四白,足三里各5壮。
5、湿邪困脾证
证候:眼睑下垂,眼胞肿胀,肢体困重,倦怠无力,胸膈痞满,或纳呆便溏,或面晦污垢,舌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醒脾化湿。
方药: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12克,厚朴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白豆蒄3克,薏苡仁30克,陈皮6克,泽泻6克,益母草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参苓白术散,口服,1次6克,1日3次。
单方验方
(1)鸡血藤30克,水煎代茶饮。
(2)*芪60克,水煎服。
(3)新鲜牛或猪骨髓加*豆适量煮食,一日二次,可久服之。可用于肝肾阴虚型痿症。
(4)紫河车粉,每次3克,一日二次,白开水送服。适用于脾胃虚损型痿症。
(5)猪(牛)骨髓烤干研粉,加米粉调服每服3克,一日三次。适用于肝肾阴虚型痿症。
本人临床医案:陈某,女,10岁,现居住于海口市,患者因眼睑下垂而于年4月21日就诊于海医院针灸科。
一诊(/4/21):据患者母亲叙述,患者最先是在年1月出现左侧眼睑下垂症状,2月医院针灸科,治疗五个月后症状有所改善,两侧眼睑抬举基本正常。直到9月份,患者病情出现反复,出现双侧眼睑下垂及左侧眼球外展运动受限。今年4月份,家属觉患者出现精神萎靡,无力症状,医院做详细检查。检查发现患者新斯的明实验阳性,西医诊断为“重症肌无力”。考虑到西医治疗副作用大,患者从年一月份起病至今均无接受西医治疗,一直在寻找适合的中医治疗以改善症状,后来经朋友介绍遂来我处求诊。来诊见证:双侧眼睑无力,眼皮上抬困难,左侧眼球外展运动受限,无口眼歪斜、四肢运动正常。伴有乏力懒言,身体消瘦,多汗,饮食正常,入睡困难,小便正常,大便干结如羊屎,舌红苔白微厚,脉弦细。西医诊断:重症肌无力中医诊断:痿症(中气虚)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芪1袋,白术1袋,陈皮1袋,升麻1袋,北柴胡1袋,西洋参1袋,炙甘草1袋,当归1袋,白芷1袋,枳实1袋,牛大力1袋,千斤拨1袋)10剂,每日一剂,冲服,分两次服针灸组方:四白(双),阳白(双)足三里(双),手三里(双),加电疏波20min,艾柱灸(阳白,四白,足三里)各5壮每日一次,10日为一疗程。
二诊(/5/22):经针灸治疗后,两侧眼睑下垂、乏力症状有所改善,但病情容易反复,往往夜间出现症状加重(晨轻暮重),继用上方中药治疗,艾柱灸足三里改为艾柱灸臂臑,续观其效
三诊(/7/20):针后眼睑下垂明显减轻,精神较佳。辜老遵循效不更方原则,继用上方,针灸组方中艾柱灸改用悬灸百会,足三里(双)10分钟。
四诊(/8/12):经过三个月治疗后,患者两侧眼睑抬举基本正常,精神状态有极大改善,面色转好,继用上方中药,针灸治疗,续观其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