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人间世》、《急诊室故事》全面展示整个医疗过程的故事,《紧急救护》仅仅是聚焦在了紧急关键的环节——院前急救,一辆小小的救护车承载了生的希望,每天工作12小时,行程多公里,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一直冲在离死神最近的地方,影片主要讲述了上海市急救医疗中心的院前急救小组的故事。
虽然是纪录片,不过影片的镜头控制得非常好,再加上医生们的高颜值,仿佛有种在看TVB医疗剧的感觉,但《紧急救护》还是远胜很多医疗剧的,赢在真实,赢在平和的讲述生死,没有掺杂矫揉造作的爱情和尔虞我诈的职场斗争,把医护人员最真实的工作状态展现出来,一个字概括就是:忙。不是在救命,就是在救命的路上,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东西。
我们知道每一次的急救,都不可能百分百的战胜死神
影片中有一个案例:一位重症肌无力的老人的家属拨打了急救电话,当吴昕医生和他的队友感到时,老人已经没有心跳,病情危重,吴昕和他的队友,轮流做胸外按压进行急救,虽然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急救,最终老人还是走了。面对镜头张星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知道,每一次急救,都不可能百分百的战胜死神……”虽然,他们很专业,到得也及时,但是他们不是万能的,在死神面前,有时还是束手无策。原来,生命就是这么脆弱,面对生死,我们是还是这么渺小。
四万分之一的机会
据影片介绍,上海,是目前全国急救车配备量最高的城市之一,拥有急救车近辆,但供需矛盾仍旧是十分突出,平均每四万人配置拥有一辆急救车。在资源如此紧张稀缺的情况下,还是有许多人,把急救车当出租车在使唤,片中举了好几个例子,其中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一位老人常规发热,医院就可以,进行治疗和康复,救护人员建议就近送医,但医院,原因竟然仅仅是方便照顾,我的天,简直刷新三观。
此外,还有一位19岁的少女,睡醒发现扭到了脖子,完全可以自行就医的情况下,医院,医生们十分无奈,但他们是不能拒绝病人的要求的。所以啊,在确认自身病情不算危重,可以自行前往就医的情况下,医院就医吧,或许我们给别人让出的是一条命啊。
敬畏生命,重新审视当下
我们总以为我们正青春、正年轻,总以为有很多的明天,很长的未来。然而,明天和未来,都是不可预测的,人生其实一直在做减法,见一面少一面,甚至明天未必还有明天。看完最近在热播的《生命时速·紧急救护》,内心不仅油然生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当下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