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德安
在30多年的写作旅途上,我采访过许许多多的人,其中苏桂梅、范占先、谢白丽、毛玉娟、郭欣欣这5个女人,都给笔者刻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笔者家乡河南省孟州市这5个女人,虽然年龄不同、职业各异,但她们个个都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眨眼间十多年过去了,这5个女人的形象在笔者的脑海里非但没有模糊,反而更加清晰、亲切。
捐肾救子的苏桂梅
苏桂梅是孟州市的保洁工,公爹常年有病,丈夫在外打工。年11月,她正读高中的儿子患上了尿毒症。
年4月,在巨额手术费无处筹借且肾源难寻的情况下,她阻止了丈夫的捐肾想法,她对儿子说;“孩呀,你爹是顶梁住,咱家得靠他。娘把肾给你,只要能救你的命,就是娘的命娘也舍得给。”在医生的努力下,换肾手术取得圆满成功。笔者采写的《母亲节前,娘给儿子捐肾》的报道刊发在年5月12日的《大河报》上。
当代嫂娘范占先
包公称嫂子为“嫂娘”。孟州市张村农家妇女范占先亦被弟妹们尊称为“嫂娘”。年她与王中福结婚。面对大弟福德、小弟福全、二妹福香患“重症肌无力”、三弟福喜患“癫痫病”的厄运,她扛起了“母亲”的责任。这些年来,她办了6个老人的后事,给5个弟、妹操办了婚事,精心照顾了4个患病的弟、妹。弟弟妹妹们眼含热泪说:“俺嫂就是俺亲娘啊。”笔者采访后,撰写了题为《俺嫂就是俺亲娘》的人物通讯,发表在年10月29日的《焦作日报》上。年范占先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孟州市曲剧团还根据她的事迹编排了大型现实题材曲剧《嫂娘》,该剧在各地演出时,观众们感动地热泪横流。
带爹改嫁的谢白丽
孟州市赵唐村的谢白丽曾有个温馨的家,但一场车祸使她顿失爱夫。后来改嫁时,她提了一个“苛刻”条件:必须带上年迈多病的公爹。
邻村的贾升奎认为:一个对公爹如此孝顺的儿媳妇,肯定是个好女人。于是,年俩人携手走进婚姻殿堂。婚后,谢白丽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照顾公爹上。公爹有痴呆症,连吃饭都成问题,她就用小勺一勺勺喂;公爹大便不顺,她就用手一点一点地抠。她还隔三差五地进城去买公爹爱吃的糕点,而她却一直不知道所买糕点的味道。邻居们说:“她比亲闺女还亲啊。”笔者采写的《谢白丽带着公爹改嫁》一稿刊发在年11月25日的《焦作日报》上。从此,谢白丽带公爹改嫁的义举在当地传为美谈。
抗癌达人毛玉娟
年毛玉娟毕业后,主动到“孟州小西藏”槐树乡当了教师,她说:“我在岭区长大,我知道岭区孩子们最需要老师。”她曾在涧西等3个村的小学任教,工作调动时,孩子们总是拉着她不放她走。年她患上了白血病,在郑州接受一年化疗。病情有好转后,她就非要出院。医生为她医院治疗的方案。
当走上分别一年之久的三尺讲台时,她激动地流泪了。她父亲在给果树打药时不小心摔了下来,在父亲住院到去世的近一个月时间里,她从没误过一节课。
笔者采写的《生命之花在讲台倔强绽放》一稿刊发在年11月4日的《焦作日报》上。
经过与病魔10余年的抗争,她已完全康复。自从教那天起,她就把教书育人作为毕生的目标。她所教学生多次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奖,她多次荣获河南省优秀辅导员号。
孝感天下的郭欣欣
孟州市西虢镇戍楼村郭欣欣,是“全国文明家庭”称号获得者。她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医院当护士。次年,得知母亲患脑溢血的消息后,为照顾母亲和瘫痪在床的奶奶,她放弃工作迅速回到了故乡。房间里放了3张床,左边是母亲,右边是奶奶,中间小床供她解困用。
4年中她未睡过一个安稳觉也未吃过一顿热乎饭。别人劝她让在外地上学的弟弟回来帮帮她,她说:“不管困难再大,我也要坚持尽孝。”她嫁到韩庄村后,把年届八旬瘫痪在床的外婆和半身不遂的70多岁的奶奶,也照料的妥妥帖帖,深受邻里夸赞。
年她成立了“欣欣孝亲敬老团队”,为五保户、残疾老人免费提供服务,多名老人享受到了免费服务。目前她的团队服务范围覆盖孟州市10多个村庄。年12月20日,《河南日报农村版》用将近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笔者采写的长篇人物通讯《农家孝女郭欣欣》。
年1月3日于北京昌平